给力汉语词典 G gong

公廨本钱的意思

gōngxièběnqián

公廨本钱

[gōng xiè běn qián]
生词本

词语

繁体

公廨本錢

拼音

gōng xiè běn qián

注音

ㄍㄨㄥ ㄒ一ㄝˋ ㄅㄣˇ ㄑ一ㄢˊ

基本解释

公廨本钱 [gōng xiè běn qián]

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

公廨本钱引证解释

公廨本钱 [gōng xiè běn qián]

⒈ 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 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

《唐会要》卷九一载, 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相关字义

gōng,八,4,上下结构

gōng 1. 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 2. 指国家或集体 3. 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事务 ...

丿、㇏、𠃋、丶

公式、公公、公历、雷公、公章

xiè,广,16,左上包围结构

xiè 1. ◎ 官署

丶、一、丿、丿、㇇、丿、𠃌、一、一、丨、𠃌、丿、丿、一、一、丨

驿廨、州廨、廨钱、廨院、府廨

běn,木,5,单一结构

běn 1. 草木的根 2. 草木的茎干 3. 喻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 ...

一、丨、丿、㇏、一

本子、本田、剧本、本科、小本

qián,钅,10,左右结构

qián 1. 铜钱。其形外圆而内有方孔 2. 泛指货币 3. 费用;款子 ...

丿、一、一、一、𠄌、一、一、㇂、丿、丶

借钱、钱币、钱龙、花钱、榆钱

相关词语

    • 1.
      公廨本钱拼音:gōng xiè běn qián释义: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 2.
      捉钱拼音:zhuō qián释义:从 北朝 起到 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谓之“捉钱”。即公廨本钱。也称月料钱。《新唐书·食货志五》:“于时祠祭、蕃夷赐宴、别设,皆 长安、万年 人吏主办,二县置本钱,配纳质积户收息以供费。诸使捉钱者,给牒免徭役,有罪府县不敢劾治。”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内外官料钱上》。
    • 3.
      月料钱拼音:yuè liào qián释义:唐初置公廨本钱﹐拨公款由各州令史经营﹐每人以五十贯以下﹐四十贯以上为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纳利四千﹐名月料钱。
    • 4.
      胥士拼音:xū shì释义: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新唐书·食货志五》:“﹝ 贞观 ﹞十二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防閤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新唐书·食货志五》:“二十二年,置京诸司公廨本钱,捉以令史、府史、胥士。”
    • 5.
      课户拼音:kè hù释义:家中有纳税丁口的民户。 《新唐书·食货志一》:“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其幕职、州县官,自今并支俸钱及米麦。”胡三省 注:“唐 初,诸司置公廨本钱,以贸易取息,计员多少为月料。其后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此所谓课户也。”

公廨本钱拓展查询

公廨本钱是什么意思 公廨本钱读音 怎么读 公廨本钱,拼音是gōng xiè běn qián,公廨本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廨本钱造句子
公廨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