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应诏应诏词典反查

应诏的相关词

应诏的相关词:七圣七子均养万年枝三辟东坡七集东封两界会子乐游苑了绝云火供通倚阁、...,应诏[ yìng zhào ]的解释:接受皇帝的诏命。

应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七圣拼音:qī shèng释义:⒈指传说中的 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 七人。《庄子·徐无鬼》:“黄帝 将见 大隗 乎 具茨 之山,方明 为御,昌寓 驂乘,张若、謵朋 前马,昆閽、滑稽 后车,至於 襄城 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北周 庾信《至老子庙应诏》诗:“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唐 元稹《望云骓马歌》:“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清 张尚瑗《仙霞关》诗:“迴谿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 崆峒。”⒉指 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虽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 2.
      七子均养拼音:qī zǐ jūn yǎng释义:谓人君对臣民当一视同仁。 语本《诗·曹风·鸤鸠》:“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毛 传:“鳲鳩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郑玄 笺:“喻人君之德当均一於下也。”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鳲鳩之仁也。”
    • 3.
      万年枝拼音:wàn nián zhī释义:⒈树名。即冬青。南朝 齐 谢朓《直中书省》诗:“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唐 上官仪《咏雪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校。”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万年枝,江 左谓之冬青。”一说即檍木。见 明 杨慎《丹铅总录·花木》。⒉指年代悠久的大树。唐 韩偓《鹊》诗:“莫怪天涯栖不稳,託身须是万年枝。”
    • 4.
      三辟拼音:sān pì释义:⒈谓 夏、商、周 三代之刑法。 《左传·昭公六年》:“夏 有乱政,而作《禹刑》;商 有乱政,而作《汤刑》;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⒉泛称刑法。南朝 齐 谢朓《三日侍宴曲水应诏》诗:“九畴式叙,三辟载清。”⒊三王。晋 陆云《九愍·修身》:“仰 勋、华 之耿暉,咏三辟之遐音。”⒋指被征聘的隐士。南朝 梁 沉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巢 由 与 伊 旦 并流,三辟与四门共轨。”⒌多次征召。唐 秦系《山中枉皇甫温大夫见招书》诗:“三辟草堂仍被褐,数行书札忽临门。”
    • 5.
      东坡七集拼音:dōng pō qī jí释义: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
    • 6.
      东封拼音:dōng fēng释义:汉 司马相如 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 汉 德宏大,请 武帝 东幸封 泰山、禅 梁父、以彰功业。相如 卒后八年,武帝 从其言,东至 泰山 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南朝 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宋 陆游《道室杂题》诗之三:“服之刀圭齿髮换,要看东封告太平。”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章炳麟《时危》诗之三:“笑杀后来 陈叔寳,献书犹自请东封。”
    • 7.
      两界会子拼音:liǎng jiè huì zǐ释义:即会子。 南宋 通行于南方部分地区的纸币。因其易污损、伪造,故以三年为一界,限量发行,到期以新币换旧币。后因通货膨胀,一界之中通行两界之币,遂有此称。《宋史·食货志下三》:“绍定 五年,两界会子已及二亿二千九百餘万。端平 二年,臣僚言:‘两界会子,远者曾未数载,近者甫及朞年,非有破坏涂污之弊,今当以所收之会付封桩库贮之,脱有缓急,或可济事。’”宋 叶适《应诏条奏六事》:“盖尝仓猝不继,相视无策,遂印两界会子而权之者,有年数矣。”
    • 8.
      乐游苑拼音:lè yóu yuàn释义:⒈古苑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为 秦 时的 宜春苑,汉宣帝 时改建 乐游苑。唐 时,为 长安 士女游赏的胜地。《西京杂记》卷一:“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唐 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 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絶。”唐 李白《登乐游园望》诗:“独上 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靄靄,宫闕入烟云。”清 吴伟业《画兰曲》诗:“何似 杜陵 春禊饮,乐游原 上采兰人。”⒉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境。南朝 宋武帝 所建。南朝 梁 沉约 有《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参见“乐游”。
    • 9.
      了绝拼音:liǎo jué释义:⒈佛教语。谓凡情灭尽。唐 寒山《诗》之二二七:“为心不了絶,妄想起如烟。”元 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旦儿云:‘如何得个了絶?’正末云:‘凡情灭尽,自然本性圆明。’”⒉了结;结束。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诸处见欠蚕盐和预买青苗钱物,元是冒名,无可催理……以此,积年未能了絶。”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你﹞想不想在今日,都了絶爽利,休尽我精细。”⒊指置人于死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更有一等狠毒的,偏要算计了絶,方才快活的。”
    • 10.
      云火拼音:yún huǒ释义:⒈《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 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炎帝,神农氏,姜 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后因以“云火”指受命之瑞兆。《晋书·职官志》:“而鸟龙居位,云火垂名。前史详之,其以尚矣。”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⒉烽火。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六韬·必出》:“已出者,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 11.
      供通拼音:gòng tōng释义:⒈谓上缴,交出。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欠负破荡之祸,如许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产业当酒是也。”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小民既无他业,不免与官中首尾胶固,以至供通物产,召保立限,增价出息,赊贷转变,以苟趋目前之急。”⒉呈报,上报。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杀妻者》:“﹝从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 12.
      倚阁拼音:yǐ gé释义:搁置,暂停。 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近者詔旨,凡积欠皆分为十料催纳,通计五年而足。圣恩隆厚,何以加此。而有司以谓有旨倚阁者,方得依十料指挥,餘皆併催。”宋 刘克庄《浪淘沙》词:“诗酒新来俱倚阁,孤负梅花。”《元典章·兵部一·逃亡》:“如能出首復业,与免本罪,将元抛事产,尽行给付,军役存恤三年,私债亦依民例,权行倚阁。”
    • 13.
      光昭拼音:guāng zhāo释义:⒈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清 蒋士铨《桂林霜·客窜》:“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⒉照耀。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之二:“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郭沫若《天才与教育》:“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战国 时代,那时候天下的纷乱恐不输于我们现在了,然而它在我们的学艺史上却成为一个光昭百世的黄金时代。”
    • 14.
      兰渚拼音:lán zhǔ释义:⒈渚的美称。 汉 公孙乘《月赋》:“鵾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吕向 注:“鸞臺、兰渚,并路边地,美言之也。”唐 李贺《嘲雪》诗:“昨日发 葱岭,今朝下兰渚。”宋 刘过《西江月》词之二:“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掛愁村。”⒉渚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明一统志》谓,兰渚 在 绍兴府 南二十五里,即 晋 王羲之 曲水赋诗处。《兰亭集序》所谓“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至今犹然。
    • 15.
      冤号拼音:yuān hào释义:鸣冤叫号。明 刘基《郁离子·淳于髠论燕畔》:“冤号之声,訇殷天地。”明 李东阳《应诏陈言奏宏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敕谕》:“冤号之声,震动远邇。”
    • 16.
      减竈拼音:jiǎn zào释义:战国 时,魏 将 庞涓 攻 韩,齐 将 田忌 孙膑 率师救 韩。 孙膑 故意逐日减少军队的灶数,造成士卒日渐逃亡的假象,以迷惑 魏 军。魏 军果中其计,追至 马陵道 遭伏击,大败,涓 自杀。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后遂用为典实。《后汉书·虞诩传》:“或问曰:‘孙臏 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唐太宗《经破薛举战地》诗:“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明 姚茂良《精忠记·应诏》:“纵有 孙子 减灶谋,我也未相让。”
    • 17.
      减耗拼音:jiǎn hào释义:亦作“减耗”。 减少,损耗。《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彊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歷远年,致成功也。”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方是时,民财窘亟,酒税例皆减耗。”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经 秦 朝残酷的剥削与八年战争的破坏,再加大饥荒,人相食……人口可惊的减耗了。”
    • 18.
      分庭拼音:fēn tíng释义:⒈分处庭中,以示平等。《汉书·货殖传》:“子赣 结駟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隋书·卢思道传》:“通人 杨令君、邢特进 已下,皆分庭致礼,倒屣相接。”《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五年》:“对罢,诣 王黼 第,黼 欲令庭趋,尼楚赫 不可,分庭而见。”清 李渔《蜃中楼·寄书》:“使君秉天朝宪节,寡人司水国微权,既辱分庭,只行抗礼。”⒉指分处庭中。南朝 宋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分庭荐乐,析波浮体。”
    • 19.
      前项拼音:qián xiàng释义:⒈谓前面的项目、条款。 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今来前项人户,从初经於市易差出句当人等头下赊欠,本司疑虑,未敢一例除放申部者。”《金史·选举志四》:“拟以前项各款,随色能举一人,即充岁举之数。”⒉前一笔钱款。《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越发放着胆子用银子。前项已完,叫 王鬍子 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随手乱用。”⒊见“前向”。⒋数学用语。相比的两个数,在比号前面的叫前项。
    • 20.
      化裁拼音:huà cái释义:谓随事物变化而相裁节。 后多指教化裁节。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孔颖达 疏:“化而裁之谓之变者,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谓之变也。”南朝 宋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一首》:“太上正位,天临海镜。制以化裁,树之形性。”《晋书·华谭传》:“蜀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 吴 人趑雎,屡作妖寇。岂 蜀 人敦朴,易可化裁;吴 人轻鋭,难安易动乎?”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圣哲特出,知畛域之必有合也,於所以交易习俗化裁情性者,开物正名,而成百务。”

【应诏】图片鉴赏

应诏

应诏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应诏的相关词有:七圣、七子均养、万年枝、三辟、东坡七集、东封、两界会子、乐游苑、了绝、云火、供通...(共30个)应诏,拼音是 yìng zhào,意思是 接受皇帝的诏命。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应诏关联词语,还包括应诏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应诏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