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仪注仪注词典反查

仪注的相关词

仪注的相关词:一算三驾书仪买酎仪注任子令便房创定口钱啓事实録开坐、...,仪注[ yí zhù ]的解释:⒈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⒉制度;仪节。南朝 梁 沉约《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 ...

仪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一算拼音:yī suàn释义:⒈一根算筹。《礼记·投壶》:“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⒉汉 代商贾税和对成年人所征人头税的一个计数单位。《史记·平準书》:“诸贾人末作貰贷买卖,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汉书·晁错传》:“今 秦 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无銖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復。”按:《高帝纪上》“初为算赋”颜师古 注引 如谆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⒊古代推算历数的一个单位。《旧唐书·历志二》:“今 大唐 神龙 元年,復
    • 2.
      三驾拼音:sān jià释义:⒈三次兴兵。《左传·襄公九年》:“三驾而 楚 不能与争。”杜预 注:“三驾,三兴师。”⒉指 北魏 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魏书·礼志四》:“太祖 天兴 二年,命礼官桾採古事,制三驾卤簿。”《北史·魏本纪》:“﹝ 拓跋珪 ﹞始制三驾之法。”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望专委博学之士,检寻前代仪注及卤簿,令於三驾诸仗内,参定今来乘舆出入名件而严设仪卫之禁。”参阅《魏书·礼志四》。⒊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六舟三驾,运载群生。
    • 3.
      书仪拼音:shū yí释义:⒈旧时士大夫私家关于书札体式、典礼仪注的著作,通名书仪。 ⒉旧时馈赠钱物所写的礼帖和封签。泛指馈赠的钱物。
    • 4.
      买酎拼音:mǎi zhòu释义:语本《史记·平準书》:“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於 汉 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后用“买酎”指地方对中央献纳钱财。 宋 王禹偁 《战城南》诗:“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
    • 5.
      仪注拼音:yí zhù释义:⒈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⒉制度;仪节。南朝 梁 沉约《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 太极殿 前,纳舄升阶。”《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武帝 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 张耆 ﹞第八子 得一 知 贝州,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明 张煌言《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茅盾《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
    • 6.
      任子令拼音:rèn zǐ lìng释义:汉 代制定的子弟因父兄保任为郎的法令。 《汉书·哀帝纪》:“除任子令及诽谤詆欺法。”颜师古 注:“应劭 曰:‘任子令者,《汉仪注》:“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不以德选,故除之。’任者,保也。”
    • 7.
      便房拼音:biàn fáng释义:古代帝王、诸侯王等墓葬中象征生人卧居之处的建筑,棺木即置其中。 重臣死后,亦有受赐而享此殊遇者。《汉书·霍光传》:“赐金钱、繒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樅木外臧椁十五具。”颜师古 注:“服虔 曰:‘便房,藏中便坐也。’…… 如淳 曰:‘《汉仪注》天子陵中明中高丈二尺四寸,周二丈,内梓宫,次楩椁,柏黄肠题凑。’便房,小曲室也。如氏 以为楩木名,非也。”晋 张载《七哀诗》之一:“毁壤过一抔,便房啟幽户。珠柙离玉体,珠宝见剽虏。”《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又令将作为
    • 8.
      创定拼音:chuàng dìng释义:⒈亦作“剏定”。初定。《后汉书·曹褒传论》:“汉 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⒉制定;制作。汉 蔡邕《宗庙迭毁议》:“不知国家旧有宗仪,圣主贤臣所共剏定。”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逮於 晋 世,则 傅玄 晓音,创定雅歌,以咏祖宗。”《南史·贺瑒传》:“时 武帝 方创定礼乐,瑒 所建议多见施行。”《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帝令 牛弘 创定仪注。”
    • 9.
      口钱拼音:kǒu qián释义:古代的一种人口税。 汉 代指口赋钱。《汉书·贡禹传》:“禹 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 武帝 征伐四夷,重赋於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輒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如淳 所引《汉仪注》,乃 元帝 以后之制也。”《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以穀过贱,听人以米当口钱,优评斛一百。”《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假孝廉,做官员;真孝廉,出口钱。”参见“口赋”。
    • 10.
      啓事拼音:qǐ shì释义:⒈陈述事情。 多用于下对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召呼三臺尚书以下自诣 卓 府启事。”《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红楼梦》第十八回:“﹝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指示 贾 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⒉陈述事情的奏章;函件。《晋书·山涛传》:“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南朝 梁 沉约《谢赐甘露启》:“不任欣贺,谨以启事谢以闻。”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文圭 后饰非,遍投启事公卿间。”清 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 11.
      实録拼音:shí lù释义:⒈符合实际的记载。 《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録。”南朝 宋 沉约《上宋书表》:“事属当时,多非实録。”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序》:“彼皆目覩,非出传闻。信而有徵,可为实録。”明 叶盛《水东日记·会议迎复仪注》:“惟翰林简讨 邢让 一奏首有‘前次勅书不具迎復上皇之意’一言,真为实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其事又见於 孟棨《本事诗》,盖亦实録矣。”⒉如实记载;真实地记录。唐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愚以为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
    • 12.
      开坐拼音:kāi zuò释义:犹开列。宋 范仲淹《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仍乞指挥诸路部署司,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并今后差到兵士,并依此拣选施行讫,逐旋开坐闻奏。”《元典章·台纲一·内台》:“如是实有寃枉,即开坐事因,行移元问官司,即早归结改正。”明 张居正《拟日讲仪注疏》:“臣等谨查照累朝事例,酌拟仪注,开坐上请,伏乞圣明裁定,勅下臣等遵行。”
    • 13.
      拜阁拼音:bài gé释义:亦作“拜閤”。魏 晋 南北朝 婚俗,婚后,新郎礼拜于女家,女家为之宴集。犹后来之拜门。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三日,经大会客,拜阁。四日,云:‘礼既有限,发遣去。’”《北史·毕义云传》:“及 义云 成婚之夕,众礼备设,剋日拜閤,鸣騶清路,盛列羽仪,兼差臺吏二十人,责其鲜服,侍从车后。”唐 段成式《婚杂仪注》:“北朝 昏礼,壻拜阁日,嫁亲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壻,为戏乐,至有大委顿。”
    • 14.
      牷雅拼音:quán yǎ释义:南朝 梁 郊庙雅乐歌名。沉约 作。《隋书·音乐志上》:“荐毛血,宋 元徽 三年《仪注》奏《嘉荐》,齐 及 梁 初亦同。至是改为《牷雅》,取《春秋左氏传》‘牲牷肥腯’也……其辞并 沉约 所製。”
    • 15.
      班朝拼音:bān cháo释义:谓整肃朝班。 《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孔颖达 疏:“班,次也;朝,朝廷也。次谓司士正朝仪之位次也。”南朝 宋 谢庄《上封禅仪注疏》:“重以班朝待典,饰令详仪。”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天聪 六年,行新定朝仪;崇德 元年,行太庙荐新礼……八年,定内外相见礼,此我朝班朝肃庙之始。”
    • 16.
      礼书拼音:lǐ shū释义:⒈古代记礼法之书。《周礼》、《仪礼》等著述均属之。《周礼·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与羣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贾公彦 疏:“言执书者,谓执行祭礼之书,若今仪注。”《左传·哀公三年》:“子服、景伯 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⒉《史记》八书之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三代 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畧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 17.
      算赋拼音:suàn fù释义:汉 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汉书·高帝纪上》:“﹝四年﹞八月,初为算赋。”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元帝 时 贡禹 有改“年二十乃算”之请,见《汉书·贡禹传》。
    • 18.
      致理拼音:zhì lǐ释义:犹致治。《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致理之要,在於辩羣臣之邪正。”唐 路贯《和元常侍除浙东留题》:“谢安 致理逾三载,黄霸 清声彻九重。”明 张居正《请定面奖廉能仪注疏》:“臣等窃惟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
    • 19.
      详允拼音:xiáng yǔn释义:⒈平正允当。 南朝 梁 沉约《授萧惠休右仆射诏》:“才学淹通,识裁详允。”唐 元稹《元藇杭州刺史等制》:“以 藇 之理课甄明,以 弘度 之奏议详允,以 玄亮 之学古从政,以 公逵 之守道立身,僉命为邦,庶可胜残而去杀矣。”《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判大理寺事 竇仪 等上《重定刑统等书》,詔刊板摹印颁天下。仪 等参酌轻重,时称详允。”⒉报准;批准。《晋书·礼志上》:“贺循 等所上仪注又未详允,事竟不行。”明 沉鲸《双珠记·处分后事》:“你的罪名文书,刑部已详允下来,及早打点后事。”清 魏象枢《刑科奏
    • 20.
      谥册拼音:shì cè释义:亦作“諡册”。指刻有为帝后上谥诏书的简册。《魏书·术艺传·江式》:“以书 文昭太后 尊号諡册,特除奉朝请,仍符节令。”唐 颜真卿《元陵仪注》:“礼仪使以諡册跪奠於宝綬之西,又以哀册跪奠於諡册之西。”《明史·礼志五》:“洪武 元年,追尊四庙諡号,册宝皆用玉。册简长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五分。简数从文之多寡。联以金绳,藉以锦褥,覆以红罗泥金夹帕。册匣,朱漆鏤金,龙凤文…… 建文 时,追尊諡册之典,以革除无考。”清 顾炎武《庙号议》:“以至諡册一颁,天下用为讥笑。”

【仪注】图片鉴赏

仪注

仪注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仪注的相关词有:一算、三驾、书仪、买酎、仪注、任子令、便房、创定、口钱、啓事、实録...(共25个)仪注,拼音是 yí zhù,意思是 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制度;仪...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仪注关联词语,还包括仪注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仪注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