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伏兵伏兵词典反查

伏兵的相关词

伏兵的相关词:七覆三覆不获已伏袭偃戈偃旗息鼓偃甲十里埋伏博望烧屯发伏廋伏押牙、...,伏兵[ fú bīng ]的解释:埋伏下来伺机攻击敌人的军队。

伏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七覆拼音:qī fù释义:七处伏兵;七处埋伏。《左传·宣公十二年》:“士季 使 巩朔 韩穿 帅七覆于 敖 前,故上军不败。”杜预 注:“覆,为伏兵七处。”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张罗为掩禽,毁巢将取鷇。桎梏陈五刑,网络施七覆。”
    • 2.
      三覆拼音:sān fù释义:三处伏兵、三度打败、三度复审。
    • 3.
      不获已拼音:bù huò yǐ释义:不得已。《后汉书·独行传·严授》:“﹝ 张显 ﹞蹙令进,授 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 身被十创,殁於阵。”《新唐书·沉既济传》:“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妾兄 郑相 幼子 恒,年今二十,郑相 以亲见属,故相不获已,以 鶯 许之 恒。”清 王韬《淞隐漫录·田荔裳》:“若以非礼相干,虽死非所闻命……如不获已,焰坑血湖,刀山剑岭,皆我毕命所也,一任处置,何足惧哉!”
    • 4.
      伏袭拼音:fú xí释义:谓伏兵袭击。
    • 5.
      偃戈拼音:yǎn gē释义:⒈休兵。指太平。唐 于鹄《山塞》诗之一:“边人逢圣代,不见偃戈时。”宋 陈彭年《大宝箴》:“导之以德,民免婴罗;不懈於位,俗乃偃戈。”⒉伏兵;埋伏。《周书·文帝纪下》:“命将士皆偃戈於葭芦中,闻鼓声而起。”
    • 6.
      偃旗息鼓拼音:yǎn qí xī gǔ释义: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 7.
      偃甲拼音:yǎn jiǎ释义:⒈藏甲衣不用,谓停止战争。⒉指埋伏兵士。
    • 8.
      十里埋伏拼音:shí lǐ mái fú释义:是四面八方广布伏兵的意思,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军事态势。
    • 9.
      博望烧屯拼音:bó wàng shāo tún释义:三国 时,刘备 依于 刘表,在 博望坡 与 夏侯惇 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 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 诸葛亮 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后演为 诸葛亮 火攻 夏侯惇,如 元 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 10.
      发伏拼音:fā fú释义:⒈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⒉突出伏兵。
    • 11.
      廋伏拼音:sōu fú释义:指伏兵。
    • 12.
      押牙拼音:yā yá释义:亦称“押衙”。唐 宋 官名。管领仪仗侍卫。牙,后讹变为“衙”。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中:“武职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押牙旗者。”《旧唐书·崔慎由传》:“既离 泗口,彦曾 令押牙 田厚简 慰諭,又令都虞候 元密 伏兵 任山馆。”《旧五代史·外国传二·吐蕃》:“明年,晋高祖 遣 涇州 押牙 陈延暉 齎詔书安抚 凉州。”宋 程大昌《演繁露·旗鼓》:“魏博 特置驍鋭可倚仗者,使为护卫,名为牙兵。而典总此兵者其结衔名为押衙。”《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只见外面一个人,约莫半老年纪
    • 13.
      擒生踏伏拼音:qín shēng tà fú释义:生擒敌人,搜查伏兵。
    • 14.
      束首拼音:shù shǒu释义:犹俯首。 表示降服。《南齐书·周山图传》:“山图 设伏兵於水侧,击斩 凤 首,众百餘人束首降。”《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与其束首就擒,曷若以身许国。”
    • 15.
      潜兵拼音:qián bīng释义:亦作“潜兵”。 伏兵。
    • 16.
      特洛伊木马拼音:tè luò yī mù mǎ释义:也叫木马计。 传说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九年围攻不下。后来造了一匹巨大的木马,在马肚子里藏下精兵,假装撤退。特洛伊人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去。当夜希腊伏兵出来,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后来比喻潜伏在内部,暗中进行破坏活动的敌人。
    • 17.
      直下拼音:zhí xià释义:⒈径直趋赴。 《晋书·陶回传》:“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阳 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⒉谓径直实行下去。《朱子全书·孟子一》:“孟子 见人,即道性善,称 尧 舜,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⒊直接下达。《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胡三省 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⒋垂直向下;向下。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 范成大《燕子坡》诗
    • 18.
      突战拼音:tū zhàn释义:伏兵袭击的战术。
    • 19.
      设伏拼音:shè fú释义:布置伏兵:设伏擒敌。
    • 20.
      赔了夫人又折兵拼音: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释义:《三国演义》里说,周瑜出谋划策,把孙权的妹妹许配刘备,让刘备到东吴成婚,想乘机扣留,夺回荆州。结果刘备成婚后带着夫人逃出吴国。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人们讥笑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后用来比喻想占便宜,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损失。

【伏兵】图片鉴赏

伏兵

伏兵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伏兵的相关词有:七覆、三覆、不获已、伏袭、偃戈、偃旗息鼓、偃甲、十里埋伏、博望烧屯、发伏、廋伏...(共28个)伏兵,拼音是 fú bīng,意思是 埋伏下来伺机攻击敌人的军队。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伏兵关联词语,还包括伏兵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伏兵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