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 Z zhi

制举的意思

zhì

制举

[zhì jǔ]
生词本

词语

繁体

制舉

拼音

zhì jǔ

注音

ㄓˋ ㄐㄨˇ

基本解释

制举 [zhì jǔ]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制举引证解释

制举 [zhì jǔ]

国语词典

制举 [zhì jǔ]

相关字义

zhì,刂,8,左右结构

zhì 1. 制造;制作 2. 作品 3. 拟订;规定 ...

丿、一、一、丨、𠃌、丨、丨、亅

管制、制度、复制、定制、监制

jǔ,丶,9,上下结构

1. 向上抬;往上托 2. 行动;举动 3. 发动;发起 ...

丶、丶、丿、一、丿、㇏、一、一、丨

举行、科举、举办、选举、举重

相关词语

    • 1.
      儚儚拼音:méng méng释义:昏昧;糊涂。《尔雅·释训》:“儚儚,洄洄,惛也。”郭璞 注:“皆迷惛。”宋 李吕《多病》诗:“息交休扰扰,藏拙要儚儚。”清 钱谦益《徐霞客传》:“儚儚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清 龚自珍《吴市得旧体制举之文书其端》诗之三:“乍洗苍苍莽莽态,而无儚儚恛恛词。”
    • 2.
      具位拼音:jù wèi释义:⒈具瞻之位。指三公宰相。语本《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南朝 梁 任昉《宣德皇后令》:“宣德皇后 敬问具位。”参见“具瞻”。⒉徒居官位,充数。《新唐书·苏味道传》:“然其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臺諫之臣,默默具位而不敢言事,至於规避百为,不敢居是职事。”《辽史·逆臣传中·萧革》:“革 怙宠专权,同僚具位而已。”⒊唐 宋 以后,官吏在奏疏、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位”,表示谦敬。宋 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月
    • 3.
      冬卿拼音:dōng qīng释义:⒈周 代冬官为六卿之一,主管百工事务,后代因称工部为冬卿。《旧唐书·郑朗传》:“政溢闻听,念兹徵还,位冠冬卿,职重邦计。”唐 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伊昔 玄宗 朝,冬卿冠鸳鸞。”宋 叶适《除吏部侍郎谢表》:“天许会逢,上命亲近,从冬卿而陪献纳,考地贡而修虞衡。”⒉南朝 梁 对光禄勋、大鸿胪和都水使者的通称。《隋书·百官志上》:“诸卿,梁 初犹依 宋 齐,皆无卿名。天监 七年……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臚为鸿臚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三卿是为冬卿。”
    • 4.
      大科拼音:dà kē释义:唐 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宋 人谓之大科。清 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宋 陈师道《赠二苏公》诗:“谁其识者有 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任渊 注:“东坡 兄弟皆应贤良科。”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九:“富韩公 初游场屋,穆修 伯长 谓之曰:‘进士不足以尽子之才,当以大科名世。’”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康熙 朝初开大科,一时名士率皆怀刺跨马,日夜诣司枋者之门,乞声誉以进。”参阅 清 顾炎武《日知录·制科》。《旧唐书·舆服志》:“﹝ 武
    • 5.
      大葬拼音:dà zàng释义:指古谓按封建礼制举行的隆重葬礼。

制举拓展查询

制举是什么意思 制举读音 怎么读 制举,拼音是zhì jǔ,制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制举造句子
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