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 K kou

口宣的意思

kǒuxuān

口宣

[kǒu xuān]
生词本

词语

繁体

-

拼音

kǒu xuān

注音

ㄎㄡˇ ㄒㄨㄢ

基本解释

口宣 [kǒu xuān]

(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

(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

(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口宣引证解释

口宣 [kǒu xuān]

国语词典

口宣 [kǒu xuān]

相关字义

kǒu,口,3,单一结构

kǒu 1. 人和动物的饮食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通称嘴 2. 口味 3. 说;说话 ...

丨、𠃍、一

口琴、河口、龙口、汉口、口碑

xuān,宀,9,上下结构

xuān 1. 发表;表白 2. 宣布;传达 3. 疏通;疏导 ...

丶、丶、㇇、一、丨、𠃍、一、一、一

宣言、宣统、宣武、宣告、宣恩

相关词语

    • 1.
      乘传拼音:chéng chuán释义:⒈乘坐驿车。 传,驿站的马车。《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陶士行 今日成名,乘传去朝廷保奏,一家儿列鼎重裀。”清 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 伊犂,公面奏军务机宜,纯皇帝 大悦,以其才似 舒文襄,即赐御衣冠,乘传至 巴里坤 传宣圣意。”⒉指奉命出使。宋 苏轼《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永言乘传之劳,未遑退食之佚。”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公自为员司,屡乘传,随堂上官,讞 山西、直隶、湖南、
    • 2.
      候馆拼音:hòu guǎn释义:⒈供瞭望用的小楼。《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和积。”郑玄 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⒉泛指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唐 钱起《青泥驿迎献王侍御》诗:“候馆扫清昼,使车出 明光。”宋 欧阳修《踏莎行》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轡。”宋 苏轼《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茶药口宣》:“既渐邇於中邦,方少安於候馆。”
    • 3.
      华萼拼音:huá è释义:⒈亦作“华蕚”。同“华鄂”。《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蕚相光饰,嚶鸣悦同响。”吕延济 注:“华蕚,喻兄弟也。”唐 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见千条之緑杨,折一枝以相赠,则华萼情在,吾无恨焉。”宋 苏轼《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篤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宜分廏库之良,以致乔松之寿。”参见“华鄂”。⒉指 唐玄宗 所建的 花萼楼。唐 元稹《连昌宫词》:“往来年少説 长安,玄武楼 成 华萼 废。”
    • 4.
      口敕拼音:kǒu chì释义:⒈亦作“口勅”。口宣诏敕。《南齐书·垣崇祖传》:“崇祖 去后,上復遣 荀伯玉 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 李绰《尚书故实》:“﹝ 河东公 ﹞镇 并州,上问有何事第言之。奏曰:‘臣有弟 嘉祐 远牧 方州,手足支离,常繫念虑。’上因口勑 张嘉祐 可 忻州 刺史。”⒉帝王口头的诏令。《北史·王劭传》:“劭 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録口敕。”唐 白居易《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六日》:“楼上时传口勅,特令放罪。”
    • 5.
      官常拼音:guān cháng释义:⒈官之常职。《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四曰官常,以听官治。”郑玄 注:“官常,谓各自领其官之常职。”唐 崔嘏《授崔璹给事中制》:“无忝官常,自貽公让。”宋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之二:“今乃以文字为官常,语言为职业。”⒉指官职。宋 王禹偁《有怀戚二仲言同年》诗:“闻説去官常,悽悽返故乡。”⒊官吏,官员。宋 苏轼《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口宣》:“汝卿祇率官常,往严像设。属此寒凝之候,眷言往返之劳。式示宠绥,特加优锡。”⒋犹官规。清 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因办釐而旷误职守,既恐

口宣拓展查询

口宣是什么意思 口宣读音 怎么读 口宣,拼音是kǒu xuān,口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口宣造句子
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