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 D dian

典策的意思

diǎn

典策

[diǎn cè]
生词本

词语

繁体

-

拼音

diǎn cè

注音

ㄉ一ㄢˇ ㄘㄜˋ

基本解释

典策 [diǎn cè]

1. 见“典册”。

典策引证解释

典策 [diǎn cè]

国语词典

典策 [diǎn cè]

相关字义

diǎn,八,8,上下结构

diǎn 1. 规范;法则 2. 典范性的书籍 3. 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典籍中的故事或语句 ...

丨、𠃍、一、丨、丨、一、丿、丶

瑞典、字典、今典、恩典、典范

cè,竹,12,上下结构

1. 用鞭子驱赶 2. 督促;勉励 3. 古代写字用的一种狭长而薄的竹片 ...

丿、一、丶、丿、一、丶、一、丨、𠃌、丨、丿、㇏

策马、国策、边策、策划、中策

相关词语

    • 1.
      兰台拼音:lán tái释义:⒈战国 楚 台名。 故址传说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东。《文选·宋玉<风赋>序》:“楚襄王 游於 兰臺 之宫,宋玉、景差 侍。”李周翰 注:“兰臺,臺名。”唐 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楚国 兹故都,兰臺 有餘址。”⒉汉 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祕书。”汉 焦赣《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藏兰臺,虽遭溃乱,独不逢灾。”⒊泛指宫廷藏书处。《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於旌鼓;兰臺石室之典,用尽於帷盖。”⒋指御史台。汉
    • 2.
      典册拼音:diǎn cè释义:⒈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我操。”⒉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
    • 3.
      备物拼音:bèi wù释义:⒈备办各种器物。 《易·繫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孔颖达 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后汉书·隗嚣传》:“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⒉指仪卫、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当谓国君威仪之物,若今繖扇之属。”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备物典策”:“备物即服物也。经传多言服物……‘服’与‘备’古字通。”《文选·干宝<晋纪
    • 4.
      陪敦拼音:péi dūn释义:方田周围取土修筑的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左传·定公四年》:“是使之职事于 鲁,以昭 周公 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土田陪敦即《诗·鲁颂·閟宫》‘乃命 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之‘土田附庸’,亦即《召伯虎簋》之‘僕墉土田’。附庸,或谓即《孟子·万章下》‘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之附庸。”参阅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 5.
      鸿都拼音:hóng dū释义:⒈汉 代藏书之所。《后汉书·儒林传序》:“乃 董卓 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臺、石室、宣明、鸿都 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晋 王羲之《书论》:“蔡尚书 入 鸿都 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⒉东汉 灵帝 光和 元年设在 鸿都门 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出授高级官职。唐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杨沟连凤闕,槐路拟 鸿都。”唐 王维《谢御书集贤院额表》:“于是九流百家,韦编緗帙,烂然虎观,盛彼 鸿都。”⒊借指秘书省。唐 王昌龄《灞上闲居》诗:“鸿都有归客,偃卧 滋阳村。”李云逸 注:“鸿

典策拓展查询

典策是什么意思 典策读音 怎么读 典策,拼音是diǎn cè,典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典策造句子
典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