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汉语词典 J ji

记録的意思

记録

[jì lù]
生词本

词语

繁体

記録

拼音

jì lù

注音

ㄐㄧˋ ㄌㄨˋ

基本解释

记録 [jì lù]

(1)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2)记录下来的材料。

(3)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记载下来的最好成绩。

(4)记录的人。

记録引证解释

记録 [jì lù]

⒈ 载录,记载。

《后汉书·班彪传》:“又有记録 黄帝 以来至 春秋 时帝王公侯卿大夫,号曰《世本》,一十五篇。”
《旧唐书·褚遂良传》:“太宗 尝问曰:‘卿知起居,记録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沙汀 《涓埃集·闯关》:“左嘉 正在炕上记录着午间他在村外同 余明 的谈话。”

⒉ 史册;记载的材料。 宋 曾巩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惟 陈氏,其先 虞舜 之后,封於 陈。

春秋 时, 陈 灭入 楚,其子孙以国为氏,世为显姓,见於记録。”
元 黄溍 《常熟州学田记》:“当 孔子 时, 吴 通上国已久,北学宜非一人,独 子游 以身通受业,列於七十有二人之间,而其言行见於记録为甚具。”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二:“以上就是这次漫谈会的全部记录。”

⒊ 指记名在册,以备录用或治罪。

唐 崔致远 《谢生料启》:“岂料司空相公俯念海人久为尘吏,特垂记録,继赐沾濡。”
《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大者即加刑戮,小者记録为罪。”
宋 刘攽 《为王驾部汝州谢二府启》:“尚蒙记録,不汝遐遗,旧物復还,戍期加近。”

⒋ 做记录的人。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记录忙得笔杆乱动,报名的人一个紧挨一个。”
《十月》1981年第1期:“噗哧一声,两个记录都笑了。”

⒌ 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李玲修 《笼鹰志》:“他像一个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在碧波中腾跃,直向新的记录冲击。”

国语词典

记録 [jì lù]

[ ]

相关字义

jì,讠,5,左右结构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2. 记录;记载 3. 符号;标志 ...

丶、㇊、𠃍、一、乚

记录、礼记、笔记、记忆、日记

lù,釒,16,左右结构

1. ◎ 见“录”

丿、丶、一、一、丨、丶、丿、㇀、𠃍、一、一、亅、丶、㇀、丿、㇏

録纪、执録、历録、课録、收録

相关词语

    • 1.
      告养拼音:gào yǎng释义:旧称官吏因父母年高,告归奉养。 清 钱泳《履园丛话·梦幻·注苏诗》:“桐乡 冯星实 先生 应榴,中 乾隆 辛巳恩科进士,歷官至 四川 布政使,告养回籍,从事 苏 诗。”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序》:“告养归来,凡有所经歷者,随意记録成帙。”
    • 2.
      异本拼音:yì běn释义:⒈不同的版本。晋 支敏度《合首楞严经记》:“黄武 至 建兴 中,所出诸经凡数十本,自有别传记録,亦云出此经,今不復有异本也。”⒉珍本。《梁书·任昉传》:“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率多异本。”唐 刘肃《大唐新语·识量》:“﹝ 王方庆 ﹞聚书甚多,不减祕阁,至於图画,亦多异本。”《文献通考·经籍考总叙》:“隋文帝 开皇 三年,秘书监 牛弘,表请分遣使人搜讨异本。每书一卷,赏綃一疋。”
    • 3.
      扶义拼音:fú yì释义:犹仗义。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 既暴虐,楚 人发难,项氏 遂乱,汉 乃扶义征伐。”《隋书·经籍志二》:“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俶儻之士,皆有记録。”《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諭 秦 父兄。”胡三省 注:“余谓扶义,犹言杖义也。”元 柳贯《宗忠简公画像作》诗:“扶义亟西征,敌愾为小却。”
    • 4.
      来祀拼音:lái sì释义:来年;后世。 汉 王充《论衡·答佞》:“太史公 记功,故高来祀,记録成则著效明验,揽载高卓,以 仪(张仪)、秦(苏秦)功美,故列其状。”一本作“来禩”。《宋书·谢灵运传》:“拨 楚 旅之休烈,传芳素於来祀。”
    • 5.
      矜闵拼音:jīn mǐn释义:同“矜悯”。宋 苏轼《与蔡景繁书》之一:“又念以重罪废斥,不敢復自比数於士友间,但愧缩而已,岂意仁人矜閔,尚赐记録,手书存问,不替畴昔。”宋 苏辙《辞门下侍郎札子》:“况臣久以愚拙,误蒙矜閔,幸今命出未下,势尚可回。”

记録拓展查询

记録是什么意思 记録读音 怎么读 记録,拼音是jì lù,记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记録造句子
记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