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拍案拍案词典反查

拍案的相关词

拍案的相关词:一唯一来一竟一貌七级浮图三清三衢三言二拍上大人下梢头下路不争多、...,拍案[ pāi àn ]的解释:拍桌子(表示强烈的愤怒、惊异、赞赏等感情):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拍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一唯拼音:yī wéi释义:⒈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 曰:‘唯。’”后因以“一唯”谓应诺迅速,全无疑问。《朱子语类》卷四一:“颜子 问目,却是初学时;曾子 一唯,年老成熟时也。”明 李贽《寄焦弱侯书》:“观自言 回 死则亡,未闻有好学者,则 参 虽一唯,亦不得谓之好学矣。”⒉谓完全听从。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相公投刺司礼》:“冯保 势虽张,然一唯 江陵 指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何消如此多疑!使得,使得。一唯尊命,只求快些。”
    • 2.
      一来拼音:yī lái释义:⒈来一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唐 白居易《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苏軾 责 黄州,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⒉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 3.
      一竟拼音:yī jìng释义:⒈一曲奏完谓之一竟。 亦称“一成”、“一终”。《周礼·春官乐师》“凡乐成则告备”汉 郑玄 注:“成,谓所奏一竟。”贾公彦 疏:“云‘成,谓所奏一竟’者,竟则终也。所奏八音俱作,一曲终则为一成,则乐师告备。”⒉竟自。明 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他道是若有寸进,即便回来。如今年荒亲死,一竟不回。”⒊犹言径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当下 史应、魏能 一竟来到他家拜望了,各述来买红花之意。”
    • 4.
      一貌拼音:yī mào释义:整个相貌。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他一貌堂堂七尺躯,学成文武待何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荡寇志》第一三三回:“王进 参见了,张公 见他一貌堂堂,仪表非俗,心中愈喜。”
    • 5.
      七级浮图拼音:qī jí fú tú释义:亦作“七级浮屠”。七层佛塔。浮图,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译。《资治通鉴·陈长城公祯明元年》:“﹝帝﹞於 建康 造 大皇寺,起七级浮图;未毕,火从中起而焚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何典》第五回:“我死之后,你千万带隻眼睛,收留回去,抚养成人,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欧阳山《苦斗》五:“周炳 不大在意地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6.
      三清拼音:sān qīng释义:⒈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也。”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八:“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 玉帝 乡。”⒉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与同两个道童火攻道人,张挂三清,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⒊唐 殿名,在 长安 大明宫 内。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三清 垂拱,穆然紫极。”王琦 注:“《玉海》:唐 大明宫 内有
    • 7.
      三衢拼音:sān qú释义:⒈指今 浙江 衢县。因县境有 三衢山,故称。唐 罗隐《寄三衢孙员外》诗:“小敷 文伯见何时,南望 三衢 渴復饥。”宋 杨万里《过安仁市得风挂帆》诗:“何人道是 三衢 远,挂起东风十幅蒲。”《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昔 宋 时 三衢 守 宋 产瞻 以书答状元 留梦炎。”清 吴伟业《高凉司马行》:“三衢 橘柚 广州 柑,梦绕江南与海南。”⒉泛指通衢。三,言其多。《管子·轻重甲》:“昔者 桀 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於端门,乐闻於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
    • 8.
      三言二拍拼音:sān yán èr pāi释义:明末辑著的五种小说集的合称。 三言指《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明末冯梦龙纂辑,共收话本一百二十篇;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凌濛初作,共收话本八十篇。
    • 9.
      上大人拼音:shàng dà rén释义:旧时学童入学,教师多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等语,供描红习字之用。 取其笔划简单,便于学童诵读习写。按,敦煌 写本已有此语。《续传灯录》卷十二及《五灯会元》等书亦有记载,文字稍有变更。盖自 唐 末起已作为学童习字的启蒙教材。后因以“上大人”比喻极简单浅近的文字。宋 朱熹《答潘叔昌书》:“天上无不识字底神仙,此论甚中一偏之弊,然亦恐只学得识字,却不曾学得上天,即不如且学上天耳。上得天了,却旋学上大人亦不妨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有便有几十个秀才,但是认得两个上大人的字脚,就进了学。”清
    • 10.
      下梢头拼音:xià shāo tóu释义:结果;结局。 《秦并六国平话》卷中:“昔曾 燕丹太子 质在 赵国,幼年与 始皇子政 为友,最相交结,岂期下梢头先遣将攻 燕,取了 燕丹 首级。”明 康海《新水令·东谷草堂宴集》套曲:“爱煞 陶渊明,笑杀 胡安定,下梢头大都来不见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却是富贵的人只据目前时势,横着胆,昧着心,任情做去,那里管后来有下梢头没下梢头。”
    • 11.
      下路拼音:xià lù释义:⒈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韩 使人之 楚,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行达 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元 宫大挺《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⒉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
    • 12.
      不争多拼音:bù zhēng duō释义:同“不多争”。 宋 辛弃疾《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词:“比著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明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忺?”
    • 13.
      不伏拼音:bù fú释义:不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大姓委实受冤,心里不伏,到上边监司处再告将下来。”《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回子心里不伏,一时聚众数百人,鸣锣罢市,闹到县前来。”
    • 14.
      不冺拼音:bù mǐn释义:不灭。《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盖谓世间惟有愿得成双的,随你天荒地老,此情到底不冺也。”清 叶名澧《桥西杂记》:“精气所结,格及草木,歷千百年不冺焉。”
    • 15.
      不利市拼音:bù lì shì释义:谓遇事不顺利;运气不好。《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唐摭言·李敬》:“﹝ 夏侯孜 ﹞未遇,伶俜风尘,所跨蹇驴,无故坠井。及朝士之门,或逆旅舍,常多齟齬。时人号曰不利市秀才。”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我这光头不睹他罢,省的你叫不利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赵琮 是个多年不利市的寒酸秀才,没一个不轻薄他的。”
    • 16.
      不弃拼音:bù qì释义:不遗弃;不嫌弃。 《诗·小雅·伐木序》:“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又得遇卿不弃,今日成此良缘,真恩上加恩。”清 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有个朋友,姓 张 名 羽 ……青年未娶,若还令妹不弃,待小生作伐何如?”
    • 17.
      不由人拼音:bù yóu rén释义:禁不住,不由自主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不知为何有些异样,不由人眼泪要落下来。”《白雪遗音·马头调·展花笺》:“展花笺,不由人的连声嘆,这苦对谁言。”
    • 18.
      不直拼音:bù zhí释义:⒈不正;不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新唐书·严郢传》:“天下以 郢 挟宰相报仇为不直。”《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歷县州及观使处决,不直,乃听讼於臺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自身也理不直,冤仇何时而报?”⒉不以之为是;不信任。《汉书·韩延寿传》:“上由是不直 延寿,各令穷竟所考。”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庄廷鑨》:“之荣 告诸大吏,大吏右 庄氏,不直 之荣。”林纾《与姚叔节书》:“既而足下南归,不居大学,有人言校长不直足下,寻
    • 19.
      不称拼音:bù chēng释义:⒈不相称;不相副。《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郑玄 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记·文帝本纪》:“﹝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 孝文皇帝 庙为昭德之舞。”晋 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浅薄,不称将军任使,岂敢推辞。”清 魏源《湘江舟行》诗之二:“十载画 瀟湘,不称 瀟湘 月。”⒉不胜任;不称职。《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括 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汉书·宣帝纪》:
    • 20.
      不覩事拼音:bù dǔ shì释义:⒈亦作“不睹事”。 糊里糊涂;不更事。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俺孩儿,好寃屈,不覩事,下牢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士肃 听罢道:‘那里这样不睹事的少年,遭如此圈套,可恨!可恨!’”⒉不晓事,任性妄为;不识时务。元 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不覩事撞入咱阵里,你正是有路无归。”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甚的是软款温存,硬打捱强为眷姻,不覩事强谐 秦 晋。”明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不由我忿怒,拳着处,血模糊。你可也不覩事 班 门学弄斧。”⒊昧心负义。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

拍案造句

1.他为这个决定拍案叫绝。

2.听完这番话,他激动地拍案而起。

3.他们的布景设计经常让人拍案叫绝。

4.这幕舞台剧,精彩得令人拍案叫绝。

5.一薰一莸,他拍案而起,拂袖而去。


【拍案】图片鉴赏

拍案

拍案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拍案的相关词有:一唯、一来、一竟、一貌、七级浮图、三清、三衢、三言二拍、上大人、下梢头、下路...(共30个)拍案,拼音是 pāi àn,意思是 拍桌子(表示强烈的愤怒、惊异、赞赏等感情):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拍案关联词语,还包括拍案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拍案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