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秉国秉国词典反查

秉国的相关词

秉国的相关词:国成密契怵迫方维立极端右道揆鹰扬,秉国[ bǐng guó ]的解释:执掌国家权力。

秉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国成拼音:guó chéng释义:犹国均。国家政务的权柄。《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毛 传:“成,平也。”郑玄 笺:“观此君臣,谁能持国之平乎,言无有也。”孔颖达 疏:“谁秉国成,言君臣不能持国平也。”陈奂 传疏:“秉国成,犹云秉国均也。”宋 曾巩《蒲宗孟制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惟时哲辅进秉国成。”清 黄宗羲《董公墓志铭》:“孙 熊 二公皆书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师,拱手而授之国成,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 方 王。”《明史·刘宗周传》:“呜呼,八年之间,谁秉国成,而至於是!”
    • 2.
      密契拼音:mì qì释义:⒈犹密友。 《晋书·王敦传论》:“王敦 歷官中朝,威名夙著,作牧 淮 海,望实逾隆,遂能託鱼水之深期,定金兰之密契,弼成王度,光佐中兴。”明 吴承恩《寿许逸庵六十障词》序:“亲友某等或联桑梓高源,或袭芝兰密契。倚玉同芬,或缔 陈 荀 之好;断金投分,或通 王 贡 之交。”《明史·王应熊传》:“陛下召 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恃 延儒 在也。”⒉秘密相约。《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 从伯 怀恭 为 北海 太守,据郡相应。善明 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
    • 3.
      怵迫拼音:chù pò释义:诱迫。 语出《管子·心术上》:“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文选·贾谊<鵩鸟赋>》:“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亿变齐同。”李善 注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后汉书·李固传》:“天地之心,福谦忌盛,是以贤达功遂身退,全名养寿,无有怵迫之忧。”李贤 注:“为利所诱,怵迫於忧勤也。”宋 司马光《答秉国第二书》:“静者不以怵迫乱其志也。”
    • 4.
      方维拼音:fāng wéi释义:指地方军政长官。语本《诗·小雅·节南山》:“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唐 韩愈《进士策问》之六:“国家之举士,内有明经进士,外有方维大臣之荐。”宋 王安石《周沆右谏议大夫制诰》:“尝被方维之重任,久参侍从之要官。”宋 曾巩《与定州韩相公启》:“韩侯 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周公 之衮衣綉裳,佇还钧轴。”
    • 5.
      立极拼音:lì jí释义:⒈树立最高准则。⒉登帝位;秉国政。
    • 6.
      端右拼音:duān yòu释义:指宰辅重臣。亦特指尚书令。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当涂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周书·赵善传》:“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隋书·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所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资治通鉴·晋简文帝成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端右事繁,京牧任大。”胡三省 注:“端右,尚书令也。”
    • 7.
      道揆拼音:dào kuí释义:⒈准则;法度。 《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朱熹 集注:“道,义理也;揆,度也。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四年》:“秉国钧者惟私情之徇,主道揆者惟法守之侵。”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退而列风纪六事以上。一曰建道揆。请復京师首善书院,崇祀 冯从吾 为瞽宗,昭圣明兴道致治之意。復天下社学,选明德老成者为之师,聚里中彦士教之。”⒉制订法规。宋 岳珂《桯史·陈了翁始末》:“瓘 比缘稟事,闻閤下之言,指尚书省为道揆之地,瓘 谓閤下此言失矣。三省长官,宜守法而已,
    • 8.
      鹰扬拼音:yīng yáng释义:⒈威武貌。《诗·大雅·大明》:“维师 尚父,时维鹰扬。”毛 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后汉书·陈龟传》:“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元 萨都剌《威武曲》:“当年意气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牀。”清 孙枝蔚《苦雨杂诗》之四:“吕尚 钓 磻溪 竟展鹰扬志。”⒉武事的代称。太平天囯 洪仁玕《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⒊逞威;大展雄才。《后汉书·刘陶传》:“羣小竞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乌钞求饱,吞肌及骨,并噬无猒。”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昔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孔璋

【秉国】图片鉴赏

秉国

秉国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秉国的相关词有:国成、密契、怵迫、方维、立极、端右、道揆、鹰扬(共8个),秉国,拼音是 bǐng guó,意思是 执掌国家权力。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秉国关联词语,还包括秉国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秉国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