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夷狄夷狄词典反查

夷狄的相关词

夷狄的相关词:三术三科九旨不一而足丧纪乖散九译交婚何者保明偏闰先朝六历、...,夷狄[ yí dí ]的解释:⒈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北方部族为 狄。 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

夷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三术拼音:sān shù释义: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
    • 2.
      三科九旨拼音:sān kē jiǔ zhǐ释义:汉 代《公羊》学家谓《春秋》书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有 何休、宋衷 二说。《公羊传·隐公元年》“隐公 第一”唐 徐彦 疏:“问曰:‘《春秋説》云:《春秋》设三科九旨,其义如何?’答曰:‘何氏(何休)之意以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揔言之,谓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谓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个科段之内,有此九种之意。故 何氏 作《文謚例》云:三科九旨者,新 周、故 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又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
    • 3.
      不一而足拼音:bù yī ér zú释义:《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 后用以形容同类的事情很多,不可尽举。
    • 4.
      丧纪拼音:sàng jì释义:⒈丧事。《周礼·天官·大府》:“山泽之赋,以待丧纪。”《礼记·文王世子》:“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郑玄 注:“纪,犹事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齐孝公 卒。有 齐 怨,不废丧纪,礼也。”宋 叶适《财计上》:“货之滞於民用者,以其贾买之,其赊者祭祀丧纪皆有数,而以国服为之息。”清 陈梦雷《抒哀赋》:“丧纪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怀故乡。”⒉丧失历纪。《汉书·律历志上》:“三代 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
    • 5.
      乖散拼音:guāi sàn释义:背离;离散。《后汉书·公孙瓒传》:“疎远宾客,无所亲信,故谋臣猛将,稍有乖散。”《三国志·魏志·田豫传》:“﹝ 田豫 ﹞为校尉九年,其御夷狄,恒摧抑兼并,乖散彊猾。”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七:“义熙 中,商灵均 为 桂阳 太守,梦人来缚其身,将去,形神乖散。”
    • 6.
      九译拼音:jiǔ yì释义:⒈辗转翻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张守节 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僉稽首而来王。”薛综 注:“重舌谓晓夷狄语者。九译,九度译言始至中国者也。”《晋书·文帝纪》:“虽西旅远贡,越裳 九译,义无以踰。”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睢盱万伏乖,咿嗢九译重。”⒉指边远地区或外国。《晋书·江统传》:“周公 来九译之贡,中宗 纳单于之朝。”唐 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元 耶律楚材《
    • 7.
      交婚拼音:jiāo hūn释义:通婚,联姻。《公羊传·僖公元年》“楚 人伐 郑”汉 何休 注:“楚 称人者,为 僖公 讳与夷狄交婚,故进使若中国,又明嫁娶当慕贤者。”《魏书·序纪·昭成帝》:“秋七月,慕容元真 遣使奉聘,求交婚,帝许之。”
    • 8.
      何者拼音:hé zhě释义:⒈为什么。 用于设问。《公羊传·桓公二年》:“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 楚王 之妻媦,无时焉可也。”何休 注:“何者,将设事类之辞。”《史记·儒林列传》:“黄生 曰:‘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新唐书·突厥传上》:“班固 谓‘其来慕义,则接之以礼让。’何者?礼让以交君子,非所以接禽兽夷狄也。”⒉哪一个。用于疑问。《后汉书·鲜卑传》:“夫万民之飢与远蛮之不讨,何者为大?”唐 顾况《送行歌》:“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宋 曹豳《西河》词:“战和何者是良
    • 9.
      保明拼音:bǎo míng释义:⒈使安宁而尊贵。《诗·周颂·访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郑玄 笺:“美矣,我君考 武王,能以此道尊安其身。”孔颖达 疏:“言尊安其身,则以保为安,明为尊……谓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⒉谓负责向上申明。《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綬,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於天子。”宋 岳飞《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州县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劝课农桑,怀柔百姓,宽恤刑禁,从本司保明申奏朝廷,优异推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
    • 10.
      偏闰拼音:piān rùn释义:封建时代指偏据一方,不属正统的王朝。宋 洪迈《容斋续笔·姑舅为婚》:“惟 西魏 文帝 时,禁中外及从母兄弟姊妹为婚,周武帝 又詔不得娶母同姓以为妻妾,宣帝 詔母族絶服外者听婚,皆偏闰之制。”宋 岳珂《桯史·阜城王气》:“居一年,犹云气故在,特稍晦,将为偏闰之象,而不克有终。”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六朝、五季,偏闰劻勷;魏、辽、金、元,夷狄僭窃。”
    • 11.
      先朝拼音:xiān cháo释义:⒈前朝,多指上一个朝代。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昔 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又论 濮安懿王,当準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天下韙之。”清 顾炎武《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黄人《<钱牧斋文钞>序》:“迨北师南下,首僉降表,不能取巧於先朝者,欲为 冯道、王溥,以收桑榆之效。”⒉指先帝。《南史·袁粲传》:“武帝 詔曰:‘袁粲、刘彦节 并与先朝同奬 宋 室。’”宋 苏轼《县榜》:“先朝值夷狄怀服,兵革寖息,而又体质恭俭,在位四十有
    • 12.
      六历拼音:liù lì释义:⒈见“六历”。⒉亦作“六歷”。上古时的六种历法。《汉书·律历志上》:“三代 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 汉 兴﹞以 北平侯 张苍 言,用《顓頊历》,比於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南朝 梁 陆倕《新漏刻铭》:“察四气之盈虚,课六歷之疏密。”⒊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元史·历志一》:“自 春秋 献公 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餘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
    • 13.
      养全拼音:yǎng quán释义:抚养保全。《汉书·陈汤传》:“中国与夷狄有羈縻不絶之义,今既养全其子十年,德泽甚厚。”
    • 14.
      内平拼音:nèi píng释义:⒈谓中国境内各诸侯国和平安定。《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⒉谓平定内部,使安静无事。《公羊传·成公十六年》:“公子 喜时 者仁人也,内平其国而待之。”何休 注:“和平其臣民,令专心于负芻。”⒊星官名。属星宿,共四星,今属小狮座。《晋书·天文志上》:“爟北四星曰内平,平罪之官,明刑罚。”
    • 15.
      卑国拼音:bēi guó释义:附庸国。 《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穀梁传·襄公六年》:“莒 人灭 繒,非灭也。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
    • 16.
      反易拼音:fǎn yì释义:颠倒。《左传·哀公二年》:“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荀子·成相》:“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公孙渊)遣使南通 孙权,往来赂遗”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无妄之运;王路未夷,倾侧扰攘。”宋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 17.
      古先生拼音:gǔ xiān shēng释义:东汉 末有 老子 入夷狄为浮屠的传说,至《老子化胡经》、《西升经》等道经,益增附会,证成其说,谓 老子 西游化胡成佛,并以佛为其弟子,自号为“古先生”。后世因以“古先生”借称佛及佛像。
    • 18.
      垂意拼音:chuí yì释义:⒈注意;留意。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寡人垂意听子之言。”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泽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宣和遗事》前集:“愿陛下垂意於驭臣,远女宠,去小人,备夷狄,以益谨天戒。”⒉关怀,关心。《后汉书·和帝纪》:“孝章皇帝 崇弘鸿业,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穡。”⒊犹喜爱。《宋史·佞幸传·朱勔》:“徽宗 颇垂意花石,京 讽 勔 语其父,密取 浙 中珍异以进。”⒋犹言降意;曲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
    • 19.
      外成拼音:wài chéng释义:⒈旧谓夷狄顺从教化而相安无事。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孔颖达 疏:“此五教可常行,又谓之五典也。诸夏夷狄皆从其教,是为内平外成。”⒉谓女子出嫁。汉 班固《白虎通·嫁娶》:“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嫁。”《晋书·刑法志》:“女人有三从之义,无自专之道,出适他族,还丧父母,降其服纪,所以明外成之节,异在室之恩。”《诗·召南·采苹》“于以奠之,宗室牖下”郑玄 笺“凡昏事于女礼,设几筵于户外,此其义也与”唐 孔颖达 疏
    • 20.
      天可汗拼音:tiān kè hán释义:唐 代西北各族君长对 唐太宗 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 太宗 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 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 太宗 亦沿用此称。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 南面坐,夷狄千羣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 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宋 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 四年,诸蕃君长诣闕,请 太宗 为 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璽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 天可汗。”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新唐书·郭子仪传》:“﹝ 口紇 ﹞惊曰:‘令公 存乎?怀恩 言天可汗弃天下

【夷狄】图片鉴赏

夷狄

夷狄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夷狄的相关词有:三术、三科九旨、不一而足、丧纪、乖散、九译、交婚、何者、保明、偏闰、先朝...(共30个)夷狄,拼音是 yí dí,意思是 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北方部族为 狄。 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夷狄关联词语,还包括夷狄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夷狄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