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辞讼辞讼词典反查

辞讼的相关词

辞讼的相关词:乡正公门溷错滞狱牋书笔头笺书词讼辞布逋贷,辞讼[ cí sòng ]的解释:同“词讼”。

辞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乡正拼音:xiāng zhèng释义:⒈乡大夫。《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 盘庚 于西门之外。”杜预 注:“乡正,乡大夫。”《逸周书·大匡》:“赋洒其币,乡正保贷。”朱右曾 校释:“乡正,乡大夫也。《春秋传》曰:使四乡正敬享。保而后贷,防姦欺也。”参见“乡大夫”。⒉隋 唐 以五百户为乡,置乡正一人。理民间诉讼。《隋书·李德林传》:“威 又奏置五百家乡正,即令理民间辞讼。”《旧唐书·高士廉传》:“竇轨 之镇 益州 也,闻而召见(朱桃椎),遗以衣服,逼为乡正。”⒊旧时有些地方称乡长。许地山《缀网劳蛛·枯杨生花》:
    • 2.
      公门拼音:gōng mén释义:⒈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⒉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
    • 3.
      溷错拼音:hùn cuò释义:混杂错乱。 《后汉书·陈宠传》:“﹝ 昱 ﹞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时司徒辞讼,久者数十年,事类溷错,易为轻重,不良吏得生因缘。”
    • 4.
      滞狱拼音:zhì yù释义: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 《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憺 自以少年始居重任,开导物情,辞讼者皆立待符教,决於俄顷,曹无留事,下无滞狱。”唐 司空图《唐故宣州王公行状》:“会 鄂州 盐铁使赃状上,闻有力者持为滞狱,公驰传即讯,涉旬辨决。”《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帝不欲天下有滞狱,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事三十日,小事十日,不须追捕而易决者无过三日。”参见“滞讼”。
    • 5.
      牋书拼音:jiān shū释义:信札,文书。《宋书·刘穆之传》:“﹝ 穆之 ﹞目览辞讼,手答牋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孝元 经牧 江州,遣往 建昌 督事,郡县民庶,竞修牋书,朝夕辐輳,几案盈积,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
    • 6.
      笔头拼音:bǐ tóu释义:⒈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唐 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宋 杨万里《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⒉谓写作。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陆餘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宋 朱淑真《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⒊指书面。王西彦《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 7.
      笺书拼音:jiān shū释义:⒈指书信。 ⒉牋書:信札,文书。《宋书·刘穆之传》:“﹝穆之﹞目览辞讼,手答牋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孝元经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县民庶,竞修牋书,朝夕辐輳,几案盈积,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
    • 8.
      词讼拼音:cí sòng释义:诉讼。也作辞讼。
    • 9.
      辞布拼音:cí bù释义:谓市场上为钱物而引起的争讼。《周礼·地官·司市》“辟布”汉 郑玄 注:“故书辟为辞。郑司农 云:‘辞布,辞讼泉物者也。’”孙诒让 正义:“因争泉物而辞讼,谓之辞布。”参见“辟布”。
    • 10.
      逋贷拼音:bū dài释义:⒈借贷官物,逃匿不还。《汉书·武帝纪》:“诸逋贷及辞讼在 孝景 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颜师古 注:“久负官物亡匿不还者,皆谓之逋。”⒉指借贷官物拖欠不还。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二》:“赐……鰥寡孤独高年帛,逋贷不入者勿收。”

【辞讼】图片鉴赏

辞讼

辞讼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辞讼的相关词有:乡正、公门、溷错、滞狱、牋书、笔头、笺书、词讼、辞布、逋贷(共10个),辞讼,拼音是 cí sòng,意思是 同“词讼”。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辞讼关联词语,还包括辞讼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辞讼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