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律历律历词典反查

律历的相关词

律历的相关词:一两一元一月七元七十二候七历七始三三丝发丧纪中数乖失、...,律历[ lǜ lì ]的解释:亦作“律歷”。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律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一两拼音:yī liǎng释义:⒈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汉 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⒉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唐
    • 2.
      一元拼音:yī yuán释义:⒈事物的开始。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⒉汉《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⒊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
    • 3.
      一月拼音:yī yuè释义:⒈一年的第一月。《书·泰誓序》:“一月戊午,师渡 孟津。”孔 传:“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与诸侯期而共伐 紂。”宋 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唯 秦始皇 以父 庄襄王 名 楚,称 楚 曰 荆;其名曰 政,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⒉一个月。《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郑玄 笺:“一月之中三有胜。”《汉书·律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捻
    • 4.
      七元拼音:qī yuán释义:⒈指日、月、五星运行的周期。⒉指日、月、五星。⒊旧律历家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配六十甲子,一元甲子起虚,二元起奎,三元起毕,四元起鬼,五元起翼,六元起氐,七元起箕,凡四百二十日为一周始,共得甲子七次,故称七元。参阅清《协纪辨方书》卷一引《考原》。⒋道家指耳、目、鼻、口七窍的元气。
    • 5.
      七十二候拼音:qī shí èr hòu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6.
      七历拼音:qī lì释义:指古代《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三统历》七种历法。《晋书·律历志中》:“董巴 议曰:‘昔 伏羲 始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黄帝 因之,初作《调历》。歷代十一,更年五千,凡有七历。’”清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以超辰之法,穮不显之年月,定岁名之所在,逸於后之布七历以求之者。”
    • 7.
      七始拼音:qī shǐ释义:⒈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⒉作为乐曲名。
    • 8.
      三三拼音:sān sān释义:⒈谓三乘以三。《宋书·律历志上》:“黄钟之律长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长二尺七寸,古之制也。”⒉童谣名。宋 苏轼《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诗:“算来九九无多日,唱着三三忆旧游。”王文诰 辑注引 冯应榴 曰:“《唐书》童謡:打麦三三三。”明 袁宏道《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⒊指三三径。清 曹寅《寄题东园》诗之六:“桃坞下多蹊,三三别一径。”参见“三三径”。⒋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逸周书·酆谋》:“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无声。三让:一近市,二贱粥,
    • 9.
      丝发拼音:sī fà释义:⒈如丝之发。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头,丝髮被两肩。”⒉犹丝毫。形容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虽有和亲之名,终无丝髮之効。”《魏书·律历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尝自谓於圣人之道,有丝髮之见焉。”明 唐顺之《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丝髮无耗於国,而百万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条。”⒊指细微事物。《晋书·庾羲传》:“臣受恩奕世,思尽丝髮。”宋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以进药石为虚言,以陈丝髮为供职。”清 唐
    • 10.
      丧纪拼音:sàng jì释义:⒈丧事。《周礼·天官·大府》:“山泽之赋,以待丧纪。”《礼记·文王世子》:“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郑玄 注:“纪,犹事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齐孝公 卒。有 齐 怨,不废丧纪,礼也。”宋 叶适《财计上》:“货之滞於民用者,以其贾买之,其赊者祭祀丧纪皆有数,而以国服为之息。”清 陈梦雷《抒哀赋》:“丧纪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怀故乡。”⒉丧失历纪。《汉书·律历志上》:“三代 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
    • 11.
      中数拼音:zhōng shù释义:⒈中气一周之数,即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孙诒让 正义:“《玉海·天文》引《三礼义宗》云:‘岁者,依中气一周,以为一岁;年者,依日月十二会,以为一年’……《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⒉居中、折中之数。《汉书·律历志上》:“天之中数五。”颜师古 注引 韦昭
    • 12.
      乖失拼音:guāi shī释义:⒈违逆;违背。《宋书·袁淑传》:“刘湛,淑 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 淑 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北史·魏收传》:“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羣 氐 作梗,遂为边患。”《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蔡雄 ……谓士卒曰:‘汝曹不欲南行,任自归北,何用喧悖,乖失军礼!’”⒉差错;过失。《宋书·律历志下》:“分至乖失,则节闰非正;宿度违天,则伺察无準。”唐 刘知几《史通·品藻》:“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旧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悟 纤微乖失,直言 必尽理箴规,以是美誉日闻於朝。”
    • 13.
      乾象历拼音:qián xiàng lì释义:我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东汉 末 刘洪 所制。自 三国 吴 黄武 二年颁行,采用至 吴 亡。参阅《晋书·律历志中》。
    • 14.
      五子拼音:wǔ zǐ释义:⒈夏 太康 昆弟五人。 《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朱熹 集注:“五子为 太康 昆弟五人。”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 太康 弟。游国恩《离骚纂义》引 王引之 曰:“五子,即 五观 也。”⒉指 宋 代的 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清 何凌汉《宋元学案叙》:“余生於 濂溪 之乡,幼禀庭训,读 宋 五子书。”⒊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汉书·律历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颜师古 注:“六甲之中唯甲寅
    • 15.
      仪注拼音:yí zhù释义:⒈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⒉制度;仪节。南朝 梁 沉约《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 太极殿 前,纳舄升阶。”《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武帝 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 张耆 ﹞第八子 得一 知 贝州,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明 张煌言《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茅盾《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
    • 16.
      伶伦拼音:líng lún释义:⒈传说为 黄帝 时的乐官。 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 黄帝 令 伶伦 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 泠沦氏 ”,又《律历志上》作“ 泠纶 ”。 清 陈梦雷 《题友人墨竹》诗:“ 伶伦 已往 嶰谷 空,对此令人空嘆息。”⒉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唐 沉既济 《任氏传》:“某, 秦 人也,生长 秦城 ,家本伶伦。”《旧唐书·德宗纪论》:“解鹰犬而放伶伦,止榷酤而絶贡奉。”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 许 名 坚 ,乐名 蓝采和 。”
    • 17.
      余分拼音:yú fēn释义:⒈指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实际时间与纪年时间相比所馀的零头数。 《汉书·律历志下》:“后九十五岁,商 十二月甲申朔旦冬至,亡餘分,是为孟统。”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唯虚宿未有奇数,自是日之餘分,历家取以为斗分者此也。餘宿则不然。”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至於晦朔之畸数,闰月之餘分,圣人不能齐也,而况巧历乎?”⒉谓非正统。宋 岳珂《奉诏移伪齐檄》:“率华夏礼义之俗,甘事腥羶,紫色餘分,拟乱正统。”参见“餘分闰位”。⒊馀留部分。宋 陈师道《中秋夜东刹赠仁公》诗:“盈盈秋月不餘分,叶露悬光可
    • 18.
      元一拼音:yuán yī释义:⒈即一元。 四千六百十七年的一个周期。《汉书·律历志上》:“三统合於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参见“一元”。⒉指万物的本源。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九徵》:“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胞胎元一,范铸两仪。”
    • 19.
      入转拼音:rù zhuǎn释义:旧历计月,以朔为初一,子初交朔为“入转”。《隋书·律历志下》:“推入转术:终实去积日,不尽,以终法乘而又去。不如终实者,满终法得一日,不满为餘,即其年天经朔夜半入转日及餘。”
    • 20.
      八能拼音:bā néng释义:谓能调和阴阳律历五音等。 《后汉书·仪礼志中》:“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黄钟之律间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高明乐》:“士备八能,乐合八变。”唐 王勃《乾元殿颂并序》:“八能亨运,抗鵷邸而杖朱髦。”宋 苏轼《贺年启》:“备八能而合乐,益验人和。”按,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八能》谓:“调黄钟,调六律,调五音,调五声,调五行,调律历,调阴阳,调正德所行。”

【律历】图片鉴赏

律历

律历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律历的相关词有:一两、一元、一月、七元、七十二候、七历、七始、三三、丝发、丧纪、中数...(共30个)律历,拼音是 lǜ lì,意思是 亦作“律歷”。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律历关联词语,还包括律历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律历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