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诸科诸科词典反查

诸科的相关词

诸科的相关词:三举十不向用子姓律义新科期集费殿举科目资格精覈试律试策、...,诸科[ zhū kē ]的解释:⒈唐 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⒉北宋 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

诸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三举拼音:sān jǔ释义:⒈三次杀牲备膳。 举,杀牲盛馔。《周礼·天官·膳夫》:“王齐日三举。”孙诒让 正义:“王齐日,朝食盖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则或少牢或特牲,故云三举。”⒉谓哭泣三次。《孔丛子·陈士义》:“﹝ 郈成子 ﹞闻 宁喜 作难,右宰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⒊三度举事。《新五代史·梁臣传·敬翔朱珍等传论》:“盖自 高駢 死,唐 以 梁 兼统 淮南,遂与 孙、杨 争,凡三十年间,三举而三败。”⒋指三期科考。《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
    • 2.
      十不拼音:shí bù释义:《宋史·选举志一》:“是年,诸州所荐士数益多,乃约 周 显德 之制,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 ”此谓考官于经义不通的试卷上批一“不”字,积批语之数,而有“十不”、“九不”的说法。
    • 3.
      向用拼音:xiàng yòng释义:⒈谓为当时所重;合于时用。明 王九思《曲江春》第三折:“先生正当向用之际,何以有此山林之念?”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倭患》:“其子 綎,从 滇 黔 起,屡奏功;其后 朝鲜 之役,亦以凯旋,为时向用。”⒉谓有意任用。《宋史·选举志一》:“时取才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鉅公,皆繇此选,而 仁宗 亦嚮用之,登上第者不数年,輒赫然显贵矣。”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洪更生》:“蒋赐棨 韩鑅 虽尚列朝籍,亦不復嚮用。”⒊指被重用。宋 叶适《故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为 宝謨阁 直学士,入为礼部尚
    • 4.
      子姓拼音:zǐ xìng释义:⒈泛指子孙、后辈。 《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郑玄 注:“子姓,谓众子孙也。”《新唐书·吕才传》:“法曰:‘官爵富贵,葬可致也;年寿脩促,子姓蕃衍,葬可招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有 易安室 者,父祖皆出 韩公 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清 赵翼《五十初度》诗:“家风岂敢夸 颜 柳,或可垂为子姓规。”章炳麟《五朝法律索隐》:“準此,是 汉 魏 旧法:谋杀、故杀、贼杀诸科,官未能理者,听其子姓復仇。”⒉谓子辈;子女。《史记·魏其武安侯
    • 5.
      律义拼音:lǜ yì释义:疏解律令的意义。 宋 时一度为考试科目之一。《宋史·选举志一》:“﹝ 太平兴国 ﹞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年,惟诸科试律,进士復帖经。”
    • 6.
      新科拼音:xīn kē释义:⒈新立的科条。《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宋 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⒉新设的科目。《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⒊谓本年科举中式。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进士给假》:“近来新科进士选期未及者,多以给假省亲省墓为辞,得暂归里。”
    • 7.
      期集费拼音:qī jí fèi释义:亦称“期集钱”。宋 代皇帝赐给新及第进士游宴及造名册的费用。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二:“熙寧 五年,詔赐新及第进士钱三千緡,诸科七百緡,为期集费。”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国初进士期集,以甲次高下率钱,刊小録,事游燕。或富而名次卑,所出无几;或贫而名次高,至於假丐。熙寧 六年三月庚申,詔赐进士及第钱三千緡,诸科七百緡,为期集费,一时歆艳,以为盛事。次举 熙寧 九年三月戊寅,练亨甫 奏罢期集钱,止赐钱造小録,及第五百千,诸科二百千,而游燕之费,復率钱为之。至 元祐 三年三月甲戌,詔復增进士钱百万,酒五
    • 8.
      殿举拼音:diàn jǔ释义:科举考试中,因文理纰缪或犯规、舞弊等,罚停考若干科,称“殿举”。 《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殿举之数,朱书于试卷,送中书门下。”
    • 9.
      科目资格拼音:kē mù zī gé释义:指科第年资。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自諫官不选天下英才,惟取诸科目资格,上焉不知君国远犹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报怨、希进。”
    • 10.
      精覈拼音:jīng hé释义:⒈精细孝核。《后汉书·顺帝纪》:“其简序先后,精覈高下,岁月之次,文武之宜,务存厥衷。”《新唐书·张九龄传》:“今若刺史县令精覈其人,则管内岁当选者,使考才行。”宋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今后进士诸科御试过落之法,及特奏名出官格式,务在精覈。”⒉精辟翔实。南朝 梁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其书已传,虽未为精覈,亦粗足讽览。”明 胡应麟《诗薮·遗逸下》:“﹝ 王劭 ﹞在著作二十年,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世推精覈云。”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考工记》乃制度式样册子,上令士大夫
    • 11.
      试律拼音:shì lǜ释义:⒈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新唐书·选举志上》:“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宋史·选举志一》:“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年,惟诸科试律,进士復帖经。”⒉即试帖诗。严复《救亡决论》:“超俗之士,厌製艺则治古文词;恶试律则为古今体。”姚华《论文后编》:“排律之长者,韵可累百,是为长排,短则六韵,试律用之。”参见“试帖诗”。
    • 12.
      试策拼音:shì cè释义:古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有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后汉书·儒林传下·张玄》:“会《颜氏》博士缺,玄 试策第一,拜为博士。”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武德 四年,復置秀才、进士两科,秀才试策,进士试诗赋,其后秀才合为进士一科。”清 黄宗羲《论文管见》:“如 丁乾学 主 江西 试,以试策犯时忌削籍。”
    • 13.
      诵数拼音:sòng shù释义:⒈反复诵读。 《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上》:“今日之时文,有非诵数时文所得者乎?”⒉引申为记诵、背诵。宋 王珪《议贡举庠序奏状》:“又诸科徒专诵数之学,无补于时。”《宋史·选举志一》:“而四方执经艺者专于诵数,趋乡举者狃于文辞,与古所谓‘三物宾兴,九年大成’,亦已盭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黜罢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惰之兵。”
    • 14.
      诸科拼音:zhū kē释义:⒈唐 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⒉北宋 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南宋 尽废诸科,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宋史·选举志一》:“宋 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癸巳,御 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及明经、诸科及特奏名进士、诸科。”
    • 15.
      赀遣拼音:zī qiǎn释义:给资遣送。貲,通“资”。《清史稿·选举志三》:“光绪 季年,设进士馆,课鼎甲庶吉士及阁部官以法政诸科学,或貲遣游学异国。”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所有 奉省 各员一律资遣回籍;静候諭旨,不得在 津 逗遛,另生枝节。”
    • 16.
      释褐拼音:shì hè释义:⒈脱去平民衣服。 喻始任官职。汉 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释褐中林,鬱为时栋。”《周书·李基传》:“大统 十年,﹝ 李基 ﹞释褐员外散骑常侍。”⒉指进士及第授官。宋 高承《事物纪原·旗旐采章·释褐》:“太平兴国 二年正月十二日,赐新及第进士诸科 吕蒙正 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释褐,盖自是始。”宋 洪迈《夷坚甲志·陈国佐》:“政和 癸巳,国佐 遂魁辟雍,释褐第一。”
    • 17.
      问目拼音:wèn mù释义:⒈试题。唐 刘肃《大唐新语·厘革》:“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牘浅近,不足为准,乃採经籍古义次为问目。”宋 司马光《论诸科试官状》:“或离合句读,故相迷误,或取卷末经注字数以为问目,虽有善记诵之人,亦不能对。”⒉对罪犯的起诉文书。宋 明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中使皇甫遵到湖州勾至御史台》:“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中使 皇甫遵,到 湖州 勾摄 軾 前来,至六月十八日,赴御史臺出头,当日准问目,方知奉圣旨根勘。”
    • 18.
      限年拼音:xiàn nián释义:古代对考试或任用官吏的年龄加以限制,谓之“限年”。 汉 崔瑗《上言察举孝廉》:“臣闻孝廉,皆限年三十乃得察举,恐失贤才之士也。”《宋史·仁宗纪二》:“辛丑,詔礼部贡院,诸科举人七举者,不限年,并许特奏名。”明 李东阳《送体斋傅先生省墓》诗序:“其视具寮常制,限年而后许,勘实而后覆,一切付诸有司之手。”
    • 19.
      韬晦奇才拼音:tāo huì qí cái释义: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唐 朝征召贤士有“韜晦奇才”科。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朱放》:“贞元 二年,詔举韜晦奇才。詔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傅璇琮 校笺引 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二:“诸科一人。韜晦奇才科。朱放。”

【诸科】图片鉴赏

诸科

诸科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诸科的相关词有:三举、十不、向用、子姓、律义、新科、期集费、殿举、科目资格、精覈、试律...(共19个)诸科,拼音是 zhū kē,意思是 唐 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北宋 ...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诸科关联词语,还包括诸科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诸科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