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书舍书舍词典反查

书舍的相关词

书舍的相关词:三舍人诗两制两省中书舍人中书格举驳乡贡进士书不释手五花判事代拜优借传诏、...,书舍[ shū shè ]的解释:⒈书馆。⒉书房。

书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三舍人诗拼音:sān shè rén shī释义:指 唐 之 令狐楚、王涯、张仲素 三人的诗集。三人同为中书舍人,故称。
    • 2.
      两制拼音:liǎng zhì释义:内制和外制的合称。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宋史·真宗纪一》:“﹝ 咸平 元年十月﹞丙午,许羣臣著述诣閤献,令两制銓简。”明 宋濂《大明故资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铭》:“章 为东南著姓,自 五季 以迄于 宋 代多显者,内则两制八座,外则州牧邑宰,皆未尝无其人。”参阅 宋 赵昇《朝野类要·两制》。
    • 3.
      两省拼音:liǎng shěng释义: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 为 唐 代最高国务机构。《新唐书·权德舆传》:“始,德舆 知制誥,而 徐岱 给事中,高郢 为舍人。居数岁,岱 卒,郢 知礼部,德舆 独直两省,数旬一还舍。”唐 王建《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诗:“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九月,中书舍人 竇儼 上疏……乞令即日宰相於南宫三品、两省给、舍以上,各举所知。”胡三省 注:“两省,谓中书、门下省也。”
    • 4.
      中书舍人拼音:zhōng shū shè rén释义:中书舍人,官名。 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 5.
      中书格拼音:zhōng shū gé释义:明 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 6.
      举驳拼音:jǔ bó释义:亦作“举駮”。提出理由,予以驳回。《宋史·仁宗纪一》:“詔大辟疑者奏讞,有司毋輒举驳。”《宋史·职官志一》:“元丰 七年有旨,举駮事,依中书舍人封还词头例。”
    • 7.
      乡贡进士拼音:xiāng gòng jìn shì释义: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 8.
      书不释手拼音:shū bù shì shǒu释义: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9.
      五花判事拼音:wǔ huā pàn shì释义:唐 宋 时,中书省各官员,对军国大事因所见不同,须分别在文书上签具意见并署名,谓之“五花判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宋 苏轼《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谈。”
    • 10.
      代拜拼音:dài bài释义:代为拜受君命。《宋书·殷景仁传》:“景仁 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代 义康 为 扬州 刺史,僕射领吏部如故。遣使者授印綬,主簿代拜。”《宋书·殷景仁传》:“丁母忧,葬竟,起为领军将军,固辞。上使纲纪代拜,遣中书舍人 周赳 舆载还府。”
    • 11.
      优借拼音:yōu jiè释义:⒈优待,借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晋 朝南渡,优借士族,故 江 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时 吒利 初立功,代宗 方优借。”⒉宽容,宽假。《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夏州 边镇,朝廷向来每加优借,府州 褊小,得失不繫重轻,且宜抚諭 彝兴,庶全大体。”宋 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以臣劝君,其罪至大,緃陛下优借,而天威咫尺,恐陨越随之。”
    • 12.
      传诏拼音:chuán zhào释义:⒈传达诏命。唐 韩愈《华山女》诗:“天门贵人传詔召,六宫愿识师颜形。”宋 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诗:“紫衣中使下传詔,跪奉冉冉闻天香。”⒉传达诏命的官员。《宋书·朱脩之传》:“会 宋 使传詔至,脩之 名位素显,传詔见即拜之。彼国人敬传詔,谓为‘天子边人’。”《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 谢朏 ﹞曰:‘有何公事?’传詔曰:‘解璽綬授 齐王。’”胡三省 注:“传詔属中书舍人,出入宣传詔旨。”
    • 13.
      佥议拼音:qiān yì释义:⒈众人的意见。 多用于群臣百官。南朝 梁 沉约《授萧惠休右僕射诏》:“入副朝端,僉议斯在。”唐 白居易《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仪曹之选,僉议所归。”《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六年》:“﹝ 宋璟 ﹞又奏:‘大理卿 元行冲 素称才行,初用之时,实允僉议;当事之后,颇非称职,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⒉共同商议。《宋史·胡銓传》:“檜 之遂非愎諫,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臺諫、侍臣僉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谤耳。”《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先是 全斌 受詔,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因是虽小
    • 14.
      侍讲拼音:shì jiǎng释义:⒈从师读书,听其讲学。《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女倡歌舞於前。植 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 以是敬之。学终辞归。”⒉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后汉书·桓郁传》:“和帝 即位,富於春秋,侍中 竇宪 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復入侍讲。”《后汉书·桓荣传》:“荣 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復入侍讲。”《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唐 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及此年,韦侯 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
    • 15.
      兢畏拼音:jīng wèi释义:敬慎。 宋 曾巩《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伏惟皇帝陛下有聪明好古之质,有恭俭爱人之诚,兢畏万机,仔肩一德。”宋 叶适《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公之从 郑 薛 也,以克己兢畏为主,敬德集义,於 张公 尽心焉。”
    • 16.
      六押拼音:liù yā释义:唐 制,中书省舍人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后因以“六押”为中书舍人之别称。
    • 17.
      六街拼音:liù jiē释义:⒈唐 京都 长安 的六条中心大街。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 韦元 徼巡六街。”胡三省 注:“长安 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唐 司空图《省试》诗:“閒繫 长安 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詔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廩给,使传呼备盗。”宋 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僕窃讶吾儕痴。”⒉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前蜀 韦庄《秋霁晚景》诗:“秋
    • 18.
      典掌拼音:diǎn zhǎng释义:主管,掌管。 晋 虞溥《江表传》:“权 为 吴 王,初置节度官,使典掌军粮,非 汉 制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故 江 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新唐书·韦述传》:“述 典掌图书,餘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澹荣利,为人纯厚长者,当世宗之。”
    • 19.
      内制拼音:nèi zhì释义:⒈唐 宋 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 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 玄宗 开元 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唐 朱庆馀《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絶外庭人。”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清 赵翼《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 唐 内制,论文恰到 汉《西京》。”⒉翰林学士的别称。宋 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
    • 20.
      凤阁舍人拼音:fèng gé shè rén释义:官名。 即中书舍人。

【书舍】图片鉴赏

书舍

书舍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书舍的相关词有:三舍人诗、两制、两省、中书舍人、中书格、举驳、乡贡进士、书不释手、五花判事、代拜、优借...(共30个)书舍,拼音是 shū shè,意思是 书馆。@+书房。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书舍关联词语,还包括书舍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书舍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