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回鹘回鹘词典反查

回鹘的相关词

回鹘的相关词:亦都护兵钤剺面卒贰可敦城同罗回纥回鹘文回鹘豆天公主契苾安辑、...,回鹘[ huí hú ]的解释:回纥。

回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亦都护拼音:yì dū hù释义:突厥语音译。我国古代 高昌回鹘 等突厥语诸部首领的称号,意为“幸福之主”或“神圣陛下”。一说,借用汉语官名“都护”加词首元音“亦”而成。
    • 2.
      兵钤拼音:bīng qián释义:⒈指兵书;兵法。汉 刘向《列仙传·吕尚》:“﹝ 吕尚 ﹞钓於 磻溪,三年不得鱼……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鈐於鱼腹中。”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鈐,玄女 黄公 之法。”唐 李德裕《论田牟请许党项仇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臣等虽不习兵鈐,昧於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知。”⒉指兵权。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宋 苏舜钦《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⒊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 3.
      剺面拼音:lí miàn释义:以刀划面。古代 匈奴、回鹘 等族遇大忧大丧,则划面以表示悲戚。亦用以表示诚心和决心。
    • 4.
      卒贰拼音:zú èr释义:辅佐,谓副职。 卒,通“倅”。唐 白居易《贾疄入回鹘副使授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制》:“自登班行,多歷年祀,恪勤官次,保守令名,斯可以卒贰使臣。”
    • 5.
      可敦城拼音:kě dūn chéng释义:回鹘古城,即回鹘建牙之地。 见于《辽史·地理志》者有三:云内州“有古可敦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
    • 6.
      同罗拼音:tóng luó释义:我国古代部落名。回纥 诸部之一。唐 贞观 年间内附,于其地置 龟林 都督府。《新唐书·回鹘传下》:“同罗 在 薛延陀 北,多览葛 之东,距京师七千里而赢,胜兵三万。贞观 二年,遣使者入朝。久之,请内属,置 龟林 都督府,拜酋俟利发 时健啜 为左领军大将军,即授都督。安禄山 反,劫其兵用之,号‘曳落河’者也。”
    • 7.
      回纥拼音:huí hé释义:古族名。 原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至7世纪初,始称回纥。唐天宝三年(744)建汗国于今鄂尔浑河流域,与唐保持友好和从属关系。贞元四年(788)改称回鹘(hú)。开成五年(840)汗国灭后,大部西迁今新疆地区,与附近各族长期相处,发展形成后来的维吾尔族。
    • 8.
      回鹘文拼音:huí hú wén释义:回鹘 人采用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 属音素文字类型。主要通行于今 吐鲁番盆地 及中亚 楚河 流域。字母分字头、字中、字尾。字体分刻本体、写经体、草体三种。留存至今的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碑铭和文献有《九姓回鹘可汗碑》、《弥勒会见记》、《福乐智慧》、《金光明经》、《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高昌馆杂字》、《高昌馆来文》等,均对研究维吾尔族语言、文学、历史有重要价值。
    • 9.
      回鹘豆拼音:huí hú dòu释义:豌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嫩荚和种子供食用。亦称“回回豆”。《说郛》卷八六引 宋 叶隆礼《契丹国志·回鹘豆》:“回鶻豆,高二尺许,直榦有叶,无旁枝。角长二寸,每角止两豆,一根纔六七角。色黄味如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三·豌豆》:“回鶻豆……《饮膳正要》作回回豆。回回,即回鶻也。”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有回回豆,状如椿子,磨入麵中,极香,兼去麵毒。”
    • 10.
      天公主拼音:tiān gōng zhǔ释义:原为古代西北各族对 唐 公主之称,后 回鹘 等族亦以之称可汗之妻。
    • 11.
      契苾拼音:qì bì释义:⒈古族名。 敕勒 诸部之一,隋 唐 时居 焉耆 西北。贞观 六年(公元632年)归 唐。徙 甘 凉 间。后北徙 乌特勤山(今 杭爱山 东支)。《新唐书·回鹘传下》:“契苾 亦曰 契苾羽,在 焉耆 西北 鹰娑川,多览葛 之南。”⒉复姓。唐 代有 契苾何力。见《通志·氏族五》。
    • 12.
      安辑拼音:ān jí释义:⒈犹安抚。《汉书·西域传序》:“都护督察 乌孙、康居 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唐 李德裕《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专往慰问,仍賑米粟二万石,俾其安辑离散,渐就漠南,再復旧疆。”金 王若虚《千户侯父墓铭》:“当 贞祐 兵火之餘,城邑几废,遗黎无依,侯以完復安辑之功,为众所推,由本县尉至为州刺史。”《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沈从文《边城》三:“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⒉安定;使安定。《汉书·王莽传上》:“居摄之义,所以统立天功,兴
    • 13.
      彫题拼音:diāo tí释义:⒈古代部落名。因额上刺花纹,故称。题,额。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西胡、东越、彫题、交阯,独弃之乎?”⒉泛指额上刺花纹。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凡彫题漆齿之氓,尽图王会;若辫髮贯胸之长,咸隶象胥。”
    • 14.
      息意拼音:xī yì释义:不再有意,绝意。《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比心欲从俗,启解今职,但厝辞为鄙,或貽物誚,所以息意缄嘿,一委时运。”《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北汉主 始息意於进取。”唐 李德裕《赐回鹘书意》:“想可汗便须息意,勿更披陈。”
    • 15.
      抗敌拼音:kàng dí释义:⒈对抗;对等。 《魏书·薛谨传》:“谨 所治与 屈丐 连接,结士抗敌,甚有威惠。”旧题 南朝 宋 刘质《近异录》:“他家童稚或与争忿,则六臂齐举奋击,莫能抗敌。”《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虏使之来,受而弗答。以为大明临御,国富兵强,抗敌之礼,何惮而为之,何求而行之!”⒉抗击来犯之敌。《新唐书·回鹘传上》:“回鶻 盛彊,北边空虚,一为风尘,则弱卒非抗敌之夫,孤城为不守之地。”元 杨载《送张仲实之宜兴》诗:“兵威终抗敌,人力可回天。”
    • 16.
      摩尼拼音:mó ní释义:⒈指摩尼教。 波斯 人 摩尼 所创立的宗教。其教宣扬光明与黑暗对立,为善恶本原。摩尼 为明的代表,故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传入 中国 的时间有不同说法。唐 武后 延载 元年,波斯 人 拂多诞 持《二宗经》来朝,唐 代宗 大历 三年在 长安 建摩尼寺,赐额 大云光明寺。其教多在 长安、洛阳 及西域商人中流行。唐 人亦称其教徒为摩尼。《旧唐书·回纥传》:“五月,迴鶻 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於鸿臚寺安置。”《新唐书·回鹘传上》:“元和 初,再朝献,始以摩尼至。”⒉梵语宝珠的译音。也作
    • 17.
      日逐拼音:rì zhú释义:⒈匈奴 王号。后亦以泛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汉书·匈奴传上》:“﹝左贤王﹞病死,其子 先贤掸 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日逐王者贱於左贤王。”《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吕向 注:“日逐、单于,皆 匈奴 名。”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⒉每天。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销恨花》:“帝与 贵妃 日逐宴於树下。”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你如今多大年纪?日逐柴米,是那个供给你?”《儒
    • 18.
      柏孜克里克石窟拼音:bǎi zī kè lǐ kè shí kū释义:新疆 著名石窟之一。位于 吐鲁番 城东北,共编号五十七窟。创建于 南北朝 末期,迄于 元 代。璧画内容丰富,并保存了许多汉文和回鹘文题记。是研究古代 高昌 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
    • 19.
      梅禄拼音:méi lù释义:突厥语的译音。 亦译作“梅録”、“梅落”。古代 回纥 官爵名。《旧唐书·柳公绰传》:“是岁,北虏遣梅禄将军 李畅 以马万匹来市,託云入贡。”《新唐书·回鹘传上》:“会酋长 突董、翳密施、大小梅録等还国,装橐係道,留 振武 三月,供拟珍丰,费不貲。”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契丹 在 回纥 统治时期,氏族、部落长曾采用过‘达干’、‘梅落’等 回纥 称号。”
    • 20.
      梨面拼音:lí miàn释义:亦作“棃面”。以刀划面。我国古代 匈奴 回鹘 等民族的风俗,凡遇大忧大丧,就用刀划脸,表示哀痛。梨,通“剺”。

【回鹘】图片鉴赏

回鹘

回鹘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回鹘的相关词有:亦都护、兵钤、剺面、卒贰、可敦城、同罗、回纥、回鹘文、回鹘豆、天公主、契苾...(共30个)回鹘,拼音是 huí hú,意思是 回纥。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回鹘关联词语,还包括回鹘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回鹘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