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词典法志法志词典反查

法志的相关词

法志的相关词:一殿三赦上罪不衷中事久立乖牾九刑井乘仕门令格八棒十三的罪过、...,法志[ fǎ zhì ]的解释:谓记载法令的典籍。

法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 1.
      一殿拼音:yī diàn释义:⒈一座殿堂。《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⒉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 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 北齐 ﹞ 武成帝 河清 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 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
    • 2.
      三赦拼音:sān shè释义:古代的一种赦免制度。谓对三种人可以免除刑罚。《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灋,以赞司寇听狱讼……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郑玄 注:“憃愚,生而痴騃童昏者。郑司农 云:‘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汉书·刑法志》:“三赦: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憃愚。”
    • 3.
      上罪拼音:shàng zuì释义:重罪。《周礼·秋官·司圜》:“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汉书·刑法志》:“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梏桎,下罪梏。”
    • 4.
      不衷拼音:bù zhōng释义:⒈不善;不诚。《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奬乱人,孤之望也。”孔颖达 疏:“衷,善也。”《国语·楚语下》:“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⒉不合适;不恰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杜预 注:“衷,犹适也。”《左传·昭公十六年》:“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杜预 注:“衷,当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凡是这些过於华靡不衷的服饰,都是 安老爷 平日不准穿戴的。”⒊不符合。《明史·刑法志三》:“刑法有创之自 明,不衷古制者,
    • 5.
      中事拼音:zhōng shì释义:⒈指某时期中重要的事情。 《穀梁传·僖公五年》:“无中事而復举诸侯,何也?”杨士勋 疏:“无中事者,谓中间无他事也。”⒉正确的事情。《荀子·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谓之中事。”⒊朝廷或宫廷中的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今 高(赵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⒋中等案件。《宋史·刑法志一》:“凡断讞奏狱,每二十緡以上为大事,十緡以上为中事,不满十緡为小事。”⒌合乎事理。《韩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 6.
      久立拼音:jiǔ lì释义:⒈长久站立。 《礼记·乐记》:“久立於缀,以待诸侯之至也。”《法苑珠林》卷二一:“朕年老,不堪久立,可令有司造坐像形相,使其同立。”⒉长期存在。《汉书·刑法志序》:“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 7.
      乖牾拼音:guāi wǔ释义:同“乖迕”。明 周圣楷《张居正本传》:“礼官所裁宗藩条例,多刻意抑损,且乖牾不可训。”《清史稿·刑法志一》:“维时各部院则例陆续成书,苟与刑律相涉,馆员俱一一釐正,故鲜乖牾。”
    • 8.
      九刑拼音:jiǔ xíng释义:⒈周 代刑书名。《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左传·昭公六年》:“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杜预 注:“ 周 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⒉古代的九种刑罚。《汉书·刑法志》:“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谓正刑五,及流、赎、鞭、扑也。”五正刑,即墨、劓、剕、宫、大辟。按,《周礼·秋官·司刑》“掌五刑之灋” 贾公彦 疏:“九刑者, 郑 注《尧典》云:正刑五,加之流、宥、鞭朴、赎刑。”与此略异。
    • 9.
      井乘拼音:jǐng chéng释义:古代按甸(六十四井)为单位来摊派军赋(包括车马、兵甲、人员)的制度。 《左传·成公元年》“作丘甲”孔颖达 疏引《司马法》曰:“甸,六十四井,出长轂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具,谓之乘马。”梁启超《变法通议》:“井乘之法,变为府兵,府兵变为彍骑,彍骑变为禁军。”参阅《汉书·刑法志》、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二。
    • 10.
      仕门拼音:shì mén释义:指仕宦之家。 《隋书·刑法志》:“是后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又勑仕门之子弟常讲习之。 齐 人多晓法律,盖由此也。”
    • 11.
      令格拼音:lìng gé释义:令、格均为古代律法,因以“令格”泛指国家的法令或规章。《新唐书·刑法志》云:“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魏书·刑罚志》:“十二年詔:‘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著之令格。’”《新唐书·舒元舆传》:“岁有才德纔数人,而曰必取二十,谬进者乃过半,谓合令格,可乎?”
    • 12.
      八棒十三的罪过拼音:bā bàng shí sān de zuì guo释义:最轻的罪。宋朝的刑制,最轻的杖刑打十三下,最轻的笞刑打七下或八下。见《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 13.
      典文拼音:diǎn wén释义:⒈掌理律令条文。《汉书·刑法志》:“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⒉指经典。《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篤论矣。”《隋书·经籍志一》:“至于 战国,典文遗弃,六经之儒,不能究其宗旨。”⒊指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献。南朝 梁 沉约《上宋书表》:“自 永光 以来,至於禪让,十餘年内,闕而不续,一代典文,始末未举。”
    • 14.
      内厂拼音:nèi chǎng释义:明朝 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明史·刑法志三》:“万历 初,冯保 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明史·武宗纪》:“﹝ 正德 三年﹞八月辛巳,立内厂,刘瑾 领之。”
    • 15.
      再赦拼音:zài shè释义:⒈指古代审理刑狱可免除刑罚的第二种人,即八十以上的老年人。《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参见“三赦”。⒉指两次赦免犯人。《新唐书·刑法志》:“﹝ 太宗 ﹞尝谓羣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於幸免也。’”
    • 16.
      军产拼音:jūn chǎn释义:充军流放者留下的产业。 《明史·刑法志一》:“﹝军犯﹞有丁尽户絶,止存军产者,或并无军产,户名未除者,朝廷岁遣御史清军,有缺必补。”
    • 17.
      冤伤拼音:yuān shāng释义:怨恨悲伤。《汉书·刑法志》:“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 18.
      决责拼音:jué zé释义:杖责。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六:“﹝ 萧颖士 ﹞常使一僕 杜亮,每一决责,皆由非义。”宋 欧阳修《乞减乐平县课额札子》:“见今专副等逐月逐季逐年各有比较决责。”《清史稿·刑法志二》:“又附片请将军、流徒加杖概予宽免,无庸决责。”
    • 19.
      决遣拼音:jué qiǎn释义:亦作“决遣”。审判发落。晋 陆机《晋平西将军周处碑》:“处 转 广汉 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处 详其枉直,一朝决遣。”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六日》:“西朶楼 下,开封 尹弹压,幕次罗列罪人满前,时復决遣,以警愚民。”《宋史·刑法志一》:“贫不能自存者给饮食,病者给医药,轻繫者即时决遣,毋淹滞。”清 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 彭永思 ﹞就逆旅操笔定讞,且判且詰,决遣如神。”
    • 20.
      冶士拼音:yě shì释义:古代从事冶炼铸造的刑徒。 《宋书·武帝纪下》:“反叛、淫、盗三犯补冶士。”《南史·宋明帝纪》:“五人以下止相逼夺者,亦依黥作‘劫’字,断去两脚筋,徙付远州。若遇赦,原断徒犹黥面,依旧补冶士。”《隋书·刑法志》:“遇赦降死者,黵面为‘劫’字,髠钳,补冶锁士终身。其下又讁运配材官冶士、尚方锁士,皆以轻重差其年数。”

【法志】图片鉴赏

法志

法志相关联的词语有哪些?法志的相关词有:一殿、三赦、上罪、不衷、中事、久立、乖牾、九刑、井乘、仕门、令格...(共30个)法志,拼音是 fǎ zhì,意思是 谓记载法令的典籍。 点击查看更多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法志关联词语,还包括法志的近反义词、意思、造句 、图片等
法志

相关查询